国际商报报道 近来,欧美国家经济增势前景黯淡。外部环境之变如何影响我国经济脉动,牵动着全国人大代表的心。特别是欧洲央行近期启动了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向欧元区的800多家商业银行贷出总金额为5295亿欧元的3年期贷款。在全球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欧洲央行此举无疑拉响了全球通胀蔓延的警报。全球通胀走势如何?我国外贸、外资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来自四川、安徽、广东、山西等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全球通胀危害多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判断说,从全球通胀预期来看,虽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今年年初作出了“温和回落”的乐观预测,但通胀的潜在压力将长期存在。
2011年,很多新兴国家深受全球通胀深度蔓延之苦。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2011年新兴经济体通胀率平均已经高达6.9%,尤以巴西、印度等国家最为严峻。此间,中国通胀率亦冲过5.3%高点。面对2012年新一轮通胀形势,巴西央行日前表态称,资本流入将对新兴经济体构成巨大挑战。
谢开华认为,全球通胀将给我国开放型经济带来三大影响:一是外贸发展困难加大。全球通胀引起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资源等原材料价格走高,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国内较高的通胀率推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外贸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二是如果政府不断靠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那么也可能会诱使更多外资进入,引发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使控制通胀的压力更大。三是我国会进一步鼓励对外投资。出于减轻外汇储备带来通胀压力的考虑,国家或将鼓励对外投资,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长期货紧价扬的趋势不会改变,企业投资境外资源的热度和国家的支持力度都将增加。
全国人代表、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指出,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使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变化。反倾销、安全、技术标准、环保法规、知识产权和劳工标准等非关税壁垒手段不断更新,成为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企业做足应对准备
作为安徽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薛颖长期身处我国外经贸事业的第一线。对于全球通胀形势,她深感忧虑。薛颖告诉记者,全球通胀势必给我国造成很大的通胀压力,这将直接导致出口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成本亦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与利润率恐将面临双降的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教授董常生则稍显乐观地认为,压力当前,须知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在此背景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很多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吸收先进技术甚至收购当地品牌的良机。“当然,还需选择那些更有生命力的品牌,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也要修好内功。”董常生强调。“所以,对全球性通胀问题,我们要增强预见性,始终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思想准备。”谢开华说。
历史教训显示,当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时,国际间的资本波动会异常剧烈,在此背景下若要实现持久且稳定的发展,决策者要做的不仅是稳定消费价格,可用的工具也不仅是政策性利率工具。因此,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应保证两个政策目标稳定通胀率和汇率。
从宏观角度而言,薛颖认为,解决通胀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两点出现不平衡的时候,势必就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