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不久前,人们还认为只有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企业主人——荣智健、黄光裕们,才可能坐上各类富豪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但现在,一个23年来始终沉迷于饮用水生意的实力玩家——宗庆后也踏进了这个金钱游戏的竞技场。
不过正如这个姗姗来迟的春天一样,给予宗庆后大陆首富这顶桂冠对浙商群体来说似乎来得有些晚。在位于杭州清泰街160号的娃哈哈总部,所有员工对于福布斯的迟钝都表现出相同的不屑:“我们宗老板早就应该是大陆首富了。”
的确,在宗庆后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首富榜之前,没有人会把首富的光环和浙商这个群体联在一起,尽管此前已有丁磊、陈天桥、马云这些互联网时代的财富英雄一再受到各种富豪排行榜的热情追捧。但在很多人的眼里,马云、丁磊们虽然在浙江土生土长,却并不能代表草根浙商,这些时代新贵只是浙江商人书写的另一段商业传奇——而宗庆后却不同,他靠卖水起家,一瓶一瓶的卖成了中国首富,他的草根特征正是遍及全球每一个角落的浙商脸上的印记。
在人才辈出的浙商群体中,宗庆后无疑是个标志性人物。在娃哈哈跻身中国最成功的公司行列之前,浙商向世人展示的是一幅模糊不清的面孔,在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过的浙江商人中,宗庆后是一个罕见的例外。除了富有、守信这些成功商人大同小异的标记之外,浙商从来没有一个主导性的价值观和有吸引力的商业理论。但是,大器晚成的宗庆后却以自己不懈的实践,让浙商形象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身为草根,以草根精神去创业;注重买卖,以买卖的原则去开拓市场;看重家族血缘,以家长作风去治理企业——不管这些理念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可能给企业带来多么巨大的风险,但这并不影响宗庆后把娃哈哈塑造为妇孺皆知的一个中国品牌。
宗庆后的俭朴和霸气是出了名的,他所坚持的那些商业理念似乎从未改变。在宗庆后看来,娃哈哈能够在开放最早、竞争最充分的饮料市场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对这些理念的默默坚守。福布斯对宗庆后的意外肯定,不过是为战无不胜的宗庆后理念又增加了一张牌。即使是最近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宗庆后仍然不能完全抛开他的这些理念:娃哈哈的成功说到底还是“家文化”,有了“家文化”,娃哈哈崛起的那种最宝贵的东西就不会流失。
宗庆后今天所拥有的财富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但他的商业实践在庞大的浙商人群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类似的“草根”随处可见。万向老板鲁冠球原来是打铁的,正泰老板南存辉原来是修鞋的,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集团老板徐文荣原来是种地的,饰品大王周晓光原来则是一个走街串巷的女货郎。相同的草根出身,相同的创业精神,相同的经营理念——在过去的30年中,使越来越多的浙江商人因此走向成功。
站在浙江这块土壤上,宗庆后对身边的各种商业实践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做企业、做市场,就是解决一个“卖”字,解决一个“买”字,这两个字解决好就行了。事实上,宗庆后的这一观点一直就被成千上万的浙商所践行、所印证,他们卖水、卖鞋子、卖服装、卖五金、卖塑料、卖纺织品,在这里一切都围绕着买和卖,区别只在于各人所达到的境界不同。即便是在新经济中脱颖而出的马云、孙德良这些浙商,在互联网产业热潮最为汹涌的年头,也坚持不靠天花乱坠的商业故事去吸引投资,而是像卖鞋子、卖袜子那样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他们的互联网产品和创新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中国不计其数的互联网公司都销声匿迹的时候,马云的阿里巴巴、孙德良的中化网和网盛公司却能够迅速壮大,并赢得全球客户的信赖和尊重。“我们永远不能失去的就是这种创业精神。”孙德良的解释可谓一语中的。
浙商的草根气质和创业精神对整个浙商群体来说,都至关重要,这一点早已被一系列成功浙商的实践所证实。倘若浙商的创富传奇中存在着某种危机的话,那就是它念念不忘投机的商人心态,一直被更好的隐藏了。在一个投机氛围日益浓重的市场里,赚钱成了许多浙江商人唯一的目的,为了追逐短期利益,甚至不惜放弃主业,多元化经营不过是投机生意的借口——炒楼、炒煤、炒地皮,什么赚钱快就炒什么。这一点正好能够解释——浙商经营的企业为什么鲜有成为行业内的强大企业,比照深圳的一些企业更是相形见拙。显而易见的是,深圳的不少企业往往能够专注主业,不断重构和创新商业模式,从而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军角色,乃至成为令人瞩目的全球玩家,诸如华为、中兴通信,等等。
“假如只学会了抓住机会,你永远只能做个商人。机会不会随叫随到,用制度、文化、人才等辅助手段,把机会做大做强,从商人晋级到企业家,这是最大的挑战。”马云显然认识到了浙商面临的这种危机和挑战——人们相信,在浩荡的浙商队伍中,马云不会是唯一的先觉者。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