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审理前先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北京一中院开庭审理新刑诉法预热第一案
人民法院报北京9月14日讯 (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杨清惠)“郭宗奎,请你向法庭陈述你在接受讯问时遭受非法取证的具体情况?”审判长讯问被告人郭宗奎。昨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郭宗奎等四被告人涉嫌贩卖毒品一案。
法庭调查过程中,根据被告人提供的非法取证的线索与材料,法官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此案也被业内称为“新刑诉法预热第一案”。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多名法官,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30多个省市的检察官等130多人对庭审过程进行了观摩。
根据检察机关的指控:2011年8月,被告人刘增起以贩卖为目的,在四川省成都市向被告人郭宗奎购买甲基苯丙胺(冰毒)550克,后被告人袁野以贩卖为目的,从刘增起处购买了其中的200克。被告人杨彦利在此过程中驾车为刘增起运送毒品,运送过程中在北京市房山区被公安机关抓获。
开庭前被告人郭宗奎的律师向检察官及法官反映郭宗奎的有罪供述是公安机关非法取得的,属于非法证据。为了充分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法院在开庭前一周,专门召开了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参加的庭前会议。庭前会议首先进行证据开示,控辩双方的所有证据向对方和法官出示,双方都没有异议的证据,在正式开庭时简要出示,对于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开庭时重点审查。庭前会议上,被告人郭宗奎的辩护人称在律师会见时,郭宗奎明确表示2011年8月21日的首次供述是受到侦查讯问人员的胁迫才作出的,申请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针对辩护人的申请,法官在庭前会议上建议公诉机关对8月21日郭宗奎的供述进行合法性调查。
根据申请,昨天庭审法庭调查过程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法官并没有直接进入案件事实调查,而是向被告人郭宗奎及辩护人讯问口供搜集过程。根据被告人郭宗奎及辩护人提供的证据和线索,法官启动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首先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
郭宗奎在法庭上称公安人员2011年8月21日讯问时,以自己的家人作威胁,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当时非常害怕,自己供述的事实不真实。公诉机关申请抓捕郭宗奎的侦查人员王警官、李警官到庭,说明当时的讯问情况。由于两名证人是缉毒一线的工作人员,法庭为两位证人设置了遮挡屏。两位证人在证人保证书上签字后,回答了法官、公诉人以及辩护人的发问。两位警官表示在讯问郭宗奎的过程中,他比较紧张,讯问时告知郭宗奎此贩毒案件已经侦查很长时间,掌握了充分证据,希望他如实交代,但此过程没有使用威胁语言。
休庭合议后,合议庭认为公诉人当庭出示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郭宗奎2011年8月21日的供述是侦查人员非法取得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合议庭决定:在后续的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不得宣读2011年8月21日郭宗奎所作的供述,其他供述可以继续宣读。
庭审从昨天上午9点钟开始,共开庭审理6个小时,中午休庭1个小时。经过审理,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郭宗奎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刘增起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袁野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12万元,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12万元;被告人杨彦利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5万元。
本案审判长郑卫阳介绍说,新刑事诉讼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非法证据排除以及强化证人出庭义务是新刑诉法的重要进步,我们检法两家将本次庭审作为观摩庭,是在遵循现行法律制度下,对新刑诉法实施后刑事审判工作的有益探索。新刑诉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必将提升法院相关案件的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