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三重门”的背后
据《杭州日报》报道,杭州一对年轻情侣在使用美的热水器共浴时不幸触电,双双身亡。尽管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但近些年美的频出负面新闻,却是不争的事实:2007年深陷标准门,被指将企业标准宣传为行业标准(《华夏时报》报道);2008年遭遇回购门,被对手格兰仕指责通过回购自家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北京商报》报道);今年又被查出将普通内胆宣传为“天然紫砂内胆”(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
可是,作为一家知名上市企业,美的不会不知道品牌声誉的重要性。美的的股东们就算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应当也不会同意企业走弄虚作假的盈利模式——这太冒险。美的则自认为是一家有社会责任的公司。至少从2007年开始,美的每年都会发布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书。书中就称1998年到2009年,公司已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5亿元。而那句“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口号,也是非常动听。
那么,为何美的依然连入“三重门”?是运气太差,还是公关水平太低?
以上情形或许存在,但在我看来,企业社会责任感未能充分个体化才是更根本的原因。美的门在被媒体曝光前,其内部知情者应当不在少数。只要有一个员工向高层提出举报并受到重视,这些门很可能就被从内部拆倒,不用等外人揭露。但是,这些门依然坚挺到了媒体的介入——这就足以说明,所谓的社会责任只是公司大会上的说辞,并没有深入到员工心中。这种责任感的缺失,一方面来自当下社会较为普遍的道德冷漠,一方面与企业自身的缺陷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家电行业竞争惨烈,格力、格兰仕、海尔等,哪个不是如狼似虎,意欲逐鹿。一心要打造家电航母的美的,面临的是涉及各领域的全面战争,压力可想而知。这种压力迫使企业内部的各级员工在追赶生产或销售指标的道路上狂奔不息,无瑕他顾。而分工导致员工对不同的部门缺乏了解,无力监督。更何况,企业毕竟是大股东们的,自己不过是个过客。于是在员工心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便只是高层应该考虑的问题,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负责生产、销售,赚取薪金。极端情况下为了完成任务,损害社会利益也没关系。
企业本身没有道德,道德只是人所具有。因此,如果无法创造空间让所有个体发挥道德主动性,那么,所谓的企业道德很容易沦为空谈。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足够强大的社会监督、惩罚体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员工的职业道德,才是正途。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