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简介:
让孩子成为优等生是无数家长和教师的共
同心声。哈佛优等生的成功.除了他们有一套行之
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取决于他们在点滴之间
培养起来的智慧和能力。本书汲取百年哈佛培养
优等生的经典智慧,从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人
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和培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归纳。旨在为广
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
的读本。
目录:
第一部分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
精彩导读
林语堂小传
人物故事
享受读书
哈佛观点
用心品味,读书的乐趣无穷
热情是快乐学习不竭的动力
第二章 会阅读,让你自由汲取智慧之泉
精彩导读
染实秋小传
人物故事
广泛阅读的受益者
哈佛观点
全面广泛的阅读,是走向成功的砝码
与好书为友,将会受益终身
最浅的墨水胜过最好的记忆
第三章 能驾驶时间者,将备受青睐
精彩导读
竺可桢小传
人物故事
关于驾驶时间的哈佛骄子
哈佛观点
善用零散时间,让生命延长
优秀的秘诀在于利用好每一分钟
把握最佳时间点,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第四章 做高效的学习者,占尽先机
第五章 全面学习、综合发展,任何时候你都将是胜者
第六章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第七章 天才源自勤奋
第八章 远大目标是指引学习成功的灯塔
第九章 坚持是优秀的不二法门
第十章 创造性地学习,走出非凡路
第十一章 不做学习的奴隶才最自如
第十二章 常向杰出者学习,才能提升优秀的速率
第十三章 把兴趣进行到底是优秀者的必修课
第二部分 哈佛优等生的培养细节
第一章 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地交流
第二章 培养郭的进取精神,荣膺未来的奖赏
第三章 尊重孩子的意愿,任地展翅翱翔
第四章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第五章 严格也是一种慈爱
第六章 鼓励孩子接触社会,它是最精彩的课堂
第七章 扬起孩子自信的风帆
第八章 独立的孩子早成材
第九章 科学引导,让孩子的天才种子萌芽
第十章 及时矫正不良习性,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第十一章 鼓励孩子勇敢去赢取生命的桂冠
第十二章 多让孩子经历锻炼是杰出的必由之路
第十三章 给孩子一个好环境胜于成贯家财
第十四章 教孩子乐观向上,才能迎接人生的风雨
第十五章 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
第十六章 赏识是激发孩子内在地动力的火花
第十七章 孩子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
第十八章 因材施教,方能事半功倍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校训
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这是为什么呢?哈佛是想告诉它的师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精神追求的就是教授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外在强加的被动式积累学习过程,批判性阅读则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从批判中吸收,是主动的吸收、过滤后的吸收,吸收的是精髓,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批判,从而对知识进行重构,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批判性阅读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第一块基石。
想象力训练法有:
1、丰富感性形象。要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尽量扩大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形象的储备。社会调查、参观、游览、欣赏影视歌舞、读书,都可以扩大形象储备。
2、借用“朦胧”想象。不少科学家善于在睡意朦胧的状态下思考问题。运用朦胧法,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原来意想不到的相似点,从而出发想象和灵感。
3、融合想象与判断。合理的想象只有同准确的判断力一道才能发挥出作用。丰富的想象力,既需思想活跃,又需判断准确。
4、练习比喻、类比和联想。比喻、类比是想象力的花朵。经常打比方,可使想象力活跃。读小说时,可以有意识地在关键时刻停下来,自己设想一下故事的多种发展趋向,然后比较小说的写法,从中受到启迪。看电视连续剧可逐集练习。
5、多做随意性想象。要先放开思想想象,然后再把不合适的地方修改或删除,思想拘谨很难产生出色的想象。
哈佛提倡自由。要是你走进哈佛的课堂,发现有的学生不好端端地坐在椅子上,而情愿躺在地毯上,头枕书包,一边听课,一边喝饮料。你千万别惊讶,因为其他的学生甚至教授本人,都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这种自由和个性正是哈佛传统所提倡和维护的。一个让所有学生按一个标准的动作坐着上课的学校,肯定也会让所有的学生按一种标准的方式进行“思考”。
有一道填空题来测试你的想象力:1()+2()=1()
A、大学生甲的回答:
一个镜架+两个镜片=一副眼镜
一个脑袋+两只手=一生的幸福
一个眼睛+两个鼻子=一个怪物
B、高中生乙的回答:
一个孩子+两个父母=一个家庭
一个帅哥+两个美女=一部爱情片
一个男人+两个女人=一个悲剧
C、小学生丙的回答:
一个零+一个零=一个零
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一百分
一只饿狐狸+两只鸡=一个饱狐狸
一个“木”+两个“木”=一个“森”
你的答案呢?比一比,看看你的想象力是否比他们丰富呢?
克服学习中困难的策略有:
1、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中,如果纠缠于个别难题,浪费大量时间,本来能够解决的其他问题没有时间解决,在精力运用上是很不合理的。最好的办法是先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放一放,将可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以后再去解决。实际上,这也是考试的策略。
2、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成功的学生往往都是不耻下问的学生。要善于交流,不要认为向别人说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会让人看不起。相反,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会产生新的思考以后,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然,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以后,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通过独立思考解决。
3、学会调整心态。绝不能让失败感长期占据自己的心灵。情绪不好时可以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分散一下精力,等情绪好了再学习。要克服虚荣心,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否则会遇到一点问题就不能接受。
4、善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学习后,要把学习的内容、方法和主要问题总结一下,知道自己哪些掌握好,哪些不好,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改进。
5、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是成长的一部分,但不是成长的唯一内容。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自己的身心全面发展。
6、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别人的长处都学到手,这个人就不会遇到对手。
输了固然感觉不好,但这总比从来没有尝试过成功强。
————哈佛校友 罗斯福
优异的学习来自坚持不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青少年要坚持改正学习中的坏习惯:
1、上课时经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如玩钢笔、抓耳挠腮等。
2、不停从老师的指令,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一件小小的事就反映强烈、情绪激动,并且好长时间平静不下来。
3、上课时常想与同学说话,不能专心做作业。
4、写作业速度慢,别人1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你却要拖几个小时。
5、行为较为急噪、冲动。
6、整天贪玩,不管作业是否做好。
7、不喜欢阅读,尤其是篇幅较长的书。经常爱看漫画书,并乐此不疲。
8、集体活动中不能像别人一样遵守规则,不能等待,表现为急不可耐。
9、作业质量不稳定,有时很好,有时则很差,甚至驴唇不对马嘴。
10、爱做数学题,而不爱解决与听、说、读、写、记有关的作业。
对于孩子的目标,父母应该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鼓励孩子树立目标。在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父母要鼓励孩子树立自己的目标。如果孩子经常谈论他的梦想或者目标,聪明的父母不要嘲笑孩子的梦想,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说出来,同时引导孩子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做。实际上,目标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只要父母善于引导都是好目标。
2、引导孩子确立有难度、感兴趣的目标。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尤其要引导孩子确立他自己感兴趣的目标。比如,许多男孩喜欢玩电脑,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电脑来学习英语或者其他电脑程序等。
3、教孩子学会把大目标分割成一系列小目标。孩子的目标往往会不切实际,过于遥远或者不太容易实现。这时,父母要教孩子把目标分割成小目标,鼓励孩子分阶段去实现小目标,直到实现大目标。例如,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可以教孩子从不及格再向更高分迈进,千万不要一下子就把高分定为目标。
4、鼓励孩子迈出第一步。凡事开头难,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这时,父母要鼓励孩子迈出勇敢的第一步。不管这第一步是多么艰难,只有迈出第一步,行动才能真正开始。坚定地迈出第一步,就有可能不断地迈出更多的步子。
5、给孩子找一个学习的榜样。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崇拜榜样的心理,帮孩子选择一个优秀的榜样,让孩子运用榜样来激励自己。
6、教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期望。当孩子参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时,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要教孩子在心里暗暗地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这样增强了自信心,情绪就会冷静,就能遏制冲动,避免不良情绪造成不良后果。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哈佛校友、文学家、思想家 爱默生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25年后再来看被调查的人,调查结果如下:
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现在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当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有清晰但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60%有较模糊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27%无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生活,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人们总喜爱找借口为自己的懒惰和懈怠辩护。其实,这种辩护不过是自欺欺人,毫无意义。人生追求,找借口就等于失败,因为,成功是没有寻找借口的权利的。——哈佛大学教授斯皮尔伯格.基尔
在许多人眼中,比尔.盖茨身上有不少特点,技术天才、全球首富、预测者等。但是,在一些微软内部人士看来,盖茨的最大特点却是“勤奋”。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这样描述盖茨:“盖茨好象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呆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是为晚饭要了个比萨饼外卖。”据说,盖茨的时间被计算到秒,日程安排的非常紧。有一次,盖茨在6小时内被安排了十几个签字仪式,中间只有3分钟的上厕所时间,后来盖茨申请要求“10分钟的休息时间。”
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为什么在同一个校园里,同样的老师,同一个学习时间,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不同呢?除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勤奋。天才出于勤奋。对青少年来说,勤奋也需要方法。
1、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学会思考、积极思考的过程。我们要了解思维形式,掌握思维技巧,提升思维能力。听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思考;讨论时,发挥优势去思考;自学时,挑战性的去思考。
2、我们要珍惜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个勤奋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专心听讲、主动学习的学生。那些课堂上不认真,却在晚上熬夜学习的学生绝不是勤奋的好学生。
3、我们要学会管理时间,劳逸结合,不浪费时间并不代表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而是要掌握管理时间的技巧,合理安排时间,作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4、勤奋是一种习惯,学习上的勤奋者必定是生活中的勤奋者。学会勤奋,要从生活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根据美国教育专家和哈佛优等生自己的意见,名列前茅的秘诀主要有以下十项: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正事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每天练跑途中记忆词语;在卫生间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即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量。
5、合理安排。
6、善做笔记。
7、书写整洁。
8、及时提问。
9、学习互助。经常讨论,交流心得。
10、自我测查。经常在一段时间之后,自己进行测查,起到检查、总结的作用。
在哈佛大学中担任校长10年、现任哈佛名誉校长的陆登庭先生表示:“哈佛大学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局限在学习上,也同样适用于生活中。哈佛大学有来自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政治观点,因此我们必须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在出现分歧时加强沟通、相互了解,达到和睦共处。
“在哈佛大学,昨天老师给了学生一本书,今天就会问他有什么想法,而不是采取那种简单的考试方法。”他强调,学生在哈佛会有很大的自由度,自由选课,从事不同的研究,使他们充满学习的热情。学校提供给他们的应该是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包括网上的和教职工共同采集的),指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决定并确定目标持续学习。
哈佛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它主张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于是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了开放的课程体系。
哈佛不强调分数,不提倡死读书、读死书,提倡无压力状态的学习方法。哈佛的学生学得自由开放。本科生在规定的3年内取得相应学分,即可毕业。每周的课程由自己安排相应的时间学完,若上午或下午打工,则可晚上学;下午有事,可上午学。教师准时赶到规定的地方讲课,学生可以是三五十人,也可能是三五人,同修一个专业,但并不同一时间上课。学生的课程安排有自己充分的自由度,而且所学专业要求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要成为知识面宽广的杂家,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做法:
1、扩大阅读量。假如喜欢生动、活泼的内容,我们可以多看童话、寓言、卡通等书;喜欢情节曲折、丰富的故事,可以多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热爱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为了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我们还可以与同学组织一些活动,如古诗背诵比赛、词语大连串、课外知识大赛等。
2、借助多媒体。比如,看新闻联播,收集国内外近期重要新闻,与同学举办“新闻发布会”等。观看意境优美的《电视散文》、深含哲理的《正大综艺》、形象生动的《开心辞典》,在网络上浏览知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知行结合。在节假日,我们可以通过外出旅游、逛博物馆等丰富自己的见闻。
哈佛有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的时候只有把各种干扰因素置之度外,一门心思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那学习的时候如何培养自己专注的习惯呢呢?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作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当我们预习的时候,就会发现哪些地方自己搞不懂,就会在听课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有一个思想准备,使得听课时有所侧重。当教师讲自己不懂的东西时,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
2、作好课堂笔记。
课堂上记笔记是听课时集中注意力的最有效的办法。记笔记时不仅耳朵要听,手要记,眼要看,脑袋还要想,这就使得我们的各种器官都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之中,不容易分心,可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当然,记笔记不是简单的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而是要学会在教材上圈圈画画,学会做批注说明,学会抓住教师讲课的重点记录,这不仅有利于今后的复习,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听课。
3、敢于质疑老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就是迷惘;殆,就是疑惑。也就是说,只是学习而不加思考就会迷惘无知;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我们学习时要带有一种质疑的心态,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接收器来听课,这样,既能集中精力,又能学好知识。师生的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这一现代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也就真正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事物都懂一点,但对个别事物懂得很多。”——哈佛大学第二十二任校长洛厄尔
专注成就的电脑巨人——王安(1920——1990),生于上海,16岁考入上海交大。45年作为中国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被派往美国深造,进入哈佛大学学习。51年他出售自己发明的记忆磁芯的专利权,用所得的50万美金在波士顿创办了王安实验室。55年成立了王安计算机公司。64年推出桌面电脑,67年王安公司股票上市。76年推出新型的电子文字处理机。84年是王安走向顶峰的一年,年利润约2.1亿美元。90年王安死于癌症。91年IBM和王安公司宣布联合。
王安在哈佛学习非常专注、勤奋,是系里闻名的高才生。在哈佛求学期间,王安先后师从两位知名的教授,均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从硕士到博士仅用了16个月,可谓哈佛众多学子的楷模。他时刻关注计算机的发展,当时存储器采用的都是效率极低的水银延迟线装置。他在图书馆读到介绍德国人研制软磁性材料的报道,这也许能成为存储器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以后3周时间,王安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潜心研究,终于用铁氧体制成了一种直径不到1毫米的小磁芯。王安发明的磁芯引起了电脑存储器的一场革命,统治了存储器领域二十余年。
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到整天在忙,却不知道自己到底作了什么。事实上,这背后有三种忙碌:
1、不会管理自己时间的忙碌。这些人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甚至忙得发疯。
2、已经学会应对与取舍的忙碌。这种忙碌往往能最为有效的利用时间。
3、瞎忙碌。因为我们现在几乎是将忙与成功、闲与失败联系在一起了,因此有的人认为只要忙碌学习、工作就会成功,于是他们就成天忙个不挺,可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在当今的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可以说,谁首先学会抓住学习、工作的关键,谁就能赢得成功。
哈佛校友、作家海伦.凯勒“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就是善于驾驭时间的哈佛骄子。他二十几岁考入哈佛学习气象学。语言问题,他起初听课十分困难,好多内容听不明白。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在紧张学习之余,他开始疯狂地学习外语。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专门学习外语,他便想出了一个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外语的好方法。经过他的努力,不到一学期,他便可以和同学流利的进行交流了。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时间就是生命。学习是要用时间来完成的,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只有利用好自己身边的零散时间,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学习上的飞跃。哈佛心理教授,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说过:“时间是在分秒之中积成的,善于利用每一分钟的人,才会作出更大的成绩!”
介绍几种利用零散时间的方法:
1、在吃饭时,像电影循环场似的播放英语磁带,既强化了听力,又节省了时间。
2、把要背诵的内容记在活页本上,以便随时拆装和携带。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利用走路、排队、等车的时间看看。
3、把英语单词、数学公式抄在纸条上,贴在家中的卫生间的墙上、桌子上,在洗漱时顺便看看。
4、在1小时学习时间中,抽出10分钟休息。这样比连续学1小时效率高。
5、准备错题本:记录所有考试、作业中的错题,便于在考试前的总复习用。
6、准备问题本:随时记录各科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哈佛有这样一个青年,他只用了5年时间就成为了一位渊博的学者。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1年的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之后,他自豪的说:“这个世界的文学最高峰我总算攀登过了!”读书时我们既要有所读,也要有所不读。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思想被别人用襟带牵着走。”叔本华还特别强调:“就我们的阅读而言,有所不读的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我们需要思考的时间,不可一味的读,剥夺了独立思考;第二,书的确有好坏与有价值无价值之别,我们必须有所选择。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同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淘书者”,将那些无价值的、过时了的书淘汰掉,只留下一流的精品,细心研读。这样,我们也会在读书中获得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回报。
如何选择优秀的书籍呢?名家经验你可以借鉴一下。
1 看首尾,摸来势。开头提出新问题或能引人入胜,可读。结尾如确有新意或出其不意,当细读。
2 倒读。书刊上往往有些补白的短文,一般不足千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短文可谓短小精悍,不可错过。
3 读书时兼用鼻嗅,闻到味儿不正,便可停。如自夸“小有名气”或反复自称年轻女作家,可慎读。
4 遇读不懂的书,有多种情况。一是自己学识不足,该书的确高明。二是作者将自己不懂的事,用人人不懂的方式来“炒卖”,借以吓人,对此类书慎读,须防上当。
5 长篇小说未见得章章精彩,回回动人,也杂有平淡篇,甚至有败笔。读到理不明、气不顺之处,可暂停,插上书签,跳过阅读。全书读完再回头翻阅“暂停”之处,判定是败笔还是高招。
6 重视新人之作。新人在当今环境下脱颖而出,必具其实力,不可忽视。
哈佛观点“最浅的墨水胜过最好的记忆”。哈佛博士、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在谈到他的学习方法时说:“在读书的过程中做笔记,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在学习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物往往都有在读书时勤做笔记的好习惯。梁思成、赵元任等哈佛优等生都如此。众所周知,费马大定理证明的艰难历程,充分证明了做笔记的重要性。费马是法国数学家,在他读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算术》时,研究了不定方程。他在这本《算术》的空白处用拉丁文写到“任何一个数的立方,不能分解成两个数的立方之和。任何一个数的四次方,不能分解成两个数的四次方之和。一般说来,不可能将一个高于二次方的幂分成两个同次的幂之和。我已经发现了这个断语的美妙证法,可惜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费马去世后,在1670年他的儿子把这页笔记发表,人们才知道这个问题,把这一论断叫做费马大定理。
哈佛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这样的实验:他们让智力基本相同的甲和乙两人一起听课。甲作笔记,乙不做。老师讲完课对他们做考察。结果甲回答得非常不错,乙则漏洞百出。可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作笔记时,手、脑、眼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所做的笔记印象较深,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这个道理。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读书时勤做笔记就是好的读书方法。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那么我们就不会再视读书为令人头痛的苦差使了,我们的知识也会在不断的阅读中丰富起来。
第二章“会阅读,让你自由汲取智慧之泉”。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最佳的教育是开放式、创造性的教育,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培养原创性的思想与能力,而且还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善于深思熟虑,有理想目标和洞察力,成为具有自由人格的、完美的、成功的人。哈佛本科生在校4年中,除在一个主要领域中学习外,也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该校不少教授强调人文学习的重要性,主张理解、吸收不同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必修8至10门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主要领域有: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考、科学与社会分析,并需修习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及外国语文。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就是哈佛代表人物,他也是广泛阅读的受益者。梁实秋的父亲是位商人,家中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梁实秋7岁开始读书,学习异常刻苦,各门学科都很出色,但他还是越来越感到仅教科书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后来他听说市里的图书馆有很多书。嗜书如命的他欣喜若狂地跑到图书馆,成了那儿的常客。
梁实秋读书,有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凡读过的东西,都要在一张活页纸上认真的做读书笔记。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算术学、几何学、心理学、史学、哲学等科目加以分类。这样,不论需要哪一种内容,都可以很快的找到。如此长年累月地广泛读书,细水长流的做读书笔记,有条不紊的分类整理读书笔记,梁实秋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后来他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哈佛丰富的图书资料更让他欣喜若狂。他在哈佛大学潜心研究文学,并且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他以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今天,我拿出书来学习了《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一书,其中第一篇讲了“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文中还以林语堂为例为我们讲了读书的目的在于”是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他提倡读书要“知味”: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就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林语堂认为,同一本书,同一个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他还举例说,读名人的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读他的文章,自有另一层的深切领会;如果与其人绝交以后,再读读他的文章,亦另有番味道。所以他说:“一切的好的书都可以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获得益处与温故知新的喜悦。”
是啊!读书乐趣无穷!有的人读地理名胜,可以遨游天下;有的人读历史典故,可以和古人心接神交。有的人爱好文学,春花秋月,情境义理,妙味无穷;有的人喜欢理工,一个细胞,一粒分子,他也可以从中找出另外的一番天地。读书,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智慧、感情、经验,可能是别人必生的体验,而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劳而获”岂不是无限的快乐吗?如果不肯读书,无异于放弃了世界上最可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