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报道 自今年春季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而由此引发的粮食作物减产及后续的粮食价格波动也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北京时间8月10日,美国农业部还将发布供需报告,主要内容是谷物出口大国——美国的收成预估。如果报告如市场预料显示,美国玉米和大豆产量减产明显,业内专家认为,将有充分理由担心会增加中国粮食作物进口成本,甚至抬高通胀率。不过,好在中国进口作物种类有限,输入型通胀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后期,辅之以作物进口多元化的手段,应该能有效化解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美旱灾引发蝴蝶效应全球粮食市场受波及
美国中西部地区作为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高温天气和干旱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农作物减产,进而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影响。
据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上周上涨0.8%,是美国1988年大旱以来连续两个月的最大涨幅。大豆期货涨近1%,小麦期货也在下跌3%后,追随着玉米和大豆期货的涨势,上涨了0.4%。“美国旱灾的确是推动本轮农作物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表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苗迎春也表示,由于美国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农业保障体系也比较健全,因此此次美国旱灾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对美国国内影响不大。但作为农作物出口大国,其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则会对全球粮食市场有所影响。
进口多元化消除输入型通胀风险
事实上,不只是美国,今年主要粮食生产区都因天气原因不同程度减产。比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重要谷物出口国今年也遭遇了欧洲的干旱天气;南美阿根廷和巴西的农作物因干旱袭击大面积毁损,全球大豆供应遭受重创。
路透社就此评论称,“欧元区债务危机威胁全球经济增长,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些既要压低通胀,还要刺激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美国等国作物收成减少可能让这些国家备感头疼,因为粮食价格的攀涨。对中国这样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通胀率或将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7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将于8月9日发布,究竟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国内的通胀状况在此前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后,又会否再因进口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走高?
对此,苗迎春表示认同路透社的判断,他称,大豆和玉米是中国主要进口的作物,世界主产国作物减产必将造成国际相关作物价格随之上涨,我国进口成本亦会水涨船高,的确存在一定的输入型通胀风险。
不过,他也指出,由于我国进口作物种类并不多,因此,这种输入性风险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后期,随着中国夏粮收购政策的进一步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中国受到国际粮食市场影响的风险也会逐渐降低。
周世俭还建议,后期,我国在粮食进口政策上可采取多元化战略,以化解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