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董明珠,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她独创的“格力营销模式”,
这位销售起家的商界女强人,被尊称为“中国营销女皇”,
但董明珠关注的不仅仅是销售业绩,她还看重别的东西,
比如,品质和技术——董明珠认为,拥有这两样,格力电器不怕经济调整,
比如,社会责任——董明珠认为,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和社会息息相关,
比如,国家利益——董明珠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要对得起国家形象……
7月18日下午,珠三角大地骄阳似火,在毒辣辣的阳光下,连草儿都枯萎了。
珠三角的许多企业家心情好不起来——不是因为天气,而是经济形势——次贷危机造成国外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每一条都是对珠三角出口导向型企业一记重拳.
“我们可能还会做一些并购,但我们不会乘人之危恶意去收购别人,而且,并购对象能不能执行格力的管理体系,是否认同格力的企业文化,是我们考虑最多的。而且,兼并、收购也要讲双赢,如果我能扩大产能,被并购企业也能起死回生,这样双赢的事情才可以干。”董明珠十分注重被并购对象的兼容性。
面对这轮经济调整,许多企业经营发生困难,纷纷伸出手希望政府援助。董明珠认为,好的企业面临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照样可以顺利过关。
1991洪水来袭对于新颁布的《劳动法》,很多人认为实施该法提高了企业的劳工成本,是造成企业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而董明珠认为,其实新颁布的《劳动法》并没有太多新内容,只是将以前颁布的各种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系统梳理了一遍。董明珠认为,一个由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爱护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热爱企业,如果连最基本的员工待遇与福利都保障不了,那这个企业何谈发展?
董明珠经常强调一句话:做企业不需要搞太多的政府公关、也不需要太多的国家资金支持、不需要借助媒体,通过炒作来扩大影响力,也不需要通过大量广告,把自己包装成名牌。只要把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做好了,销售模式和服务还可以,企业的竞争力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之所以这样认为,董明珠的理由是: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你把企业的产品包装成名牌,但自身质量和服务不过关,怎么能经得起考验?只有产品品质好,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企业应该做国家栋梁
在访谈中,董明珠强调最多的就是企业的发展要服从国家利益,要讲社会责任。
这位说话时激情十足的女企业家,谈及经营失败的企业时,她直言不讳地痛斥:经营企业失败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是对员工的不负责任,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董明珠坦言,她决不允许格力电器失败,所以每一步决策都要考虑细致周到。
董明珠认为,如果算上格力电器的上游企业、下游经销商,格力电器经营好坏,可能关系到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生计。
正因为如此,董明珠才不允许自己失败。
那么,企业到底对国家、对社会哪些责任呢?董明珠归结为一句话:企业不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还要做国家栋梁。
“走出国门就代表国家形象,缴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企业还要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无论哪个方面,企业都要对得起国家与社会。”董明珠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含义十分丰富,覆盖到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
“格力电器已连续8年列家电企业纳税榜首位,2008年上半年,我们的纳税额就超过了10亿元。”董明珠认为,一家企业效益好不好,对国家贡献大不大,不应该只看销售收入,而更应该看纳税额。
除了纳税外,董明珠还十分看中员工待遇、福利和发展空间。董明珠给自己定下一个指标,那就是让格力电器的80%以上的一线产业工人拿到大专文凭。“这样的话,他们哪怕以后离开格力,在别的地方也有发展空间。”董明珠不但考虑到了员工的现在,还想到了他们的未来。
有人参观后格力电器的宿舍区后感慨,格力电器的产业工人住宿条件比北大学生宿舍要好。
正是因为董明珠的精心考虑,在珠三角连年闹“民工荒”、“技工荒”时,格力电器的员工流动率很低,格力电器的员工中,90%以上在格力服务4年以上。
员工队伍的长期稳定,也给格力电器的发展带来了无穷动力。2007年10月,格力电器的产业工人张树源当选为十七大代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搬运工,成长为拥有多项发明成果的大型国企机修班长,张树源因此成为农民工的典型代表。
董明珠对格力电器要求很高,她对自己也是如此。
“现在许多民营企业家,总是在许多场合强调自己有多少资产,许多媒体也老是关注个人财富榜,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浮躁的心态。企业家应该注重自己给社会创造了什么。”董明珠对各种财富榜一脸的不屑。
“我不会炒股,不会卖掉手里的格力股票,我董明珠算不上什么富豪,但我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临近采访结束时,董明珠这样意味深长地表示。
很久以前,男人写下规则,制定了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主宰着今天的商业环境。为了在这个依然是男人把持的财经界取得成功,她们凭借怎样的独特魅力,游刃有余,大放异彩?
“财经名女圈”关注财经界名女,让读者感受她们非同一般的人生。
董明珠表示,格力商用空调的出口两三年之前就已经开始,目前产品出口地区已经遍及西班牙、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南非2010年世界杯的场馆也用了格力商用空调。“格力对商用空调市场也是志在必得。”董明珠认为,这块市场潜力很大。
和很多企业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利润微薄不同的是,据董明珠介绍,格力的巴西工厂,毛利率有30%以上。
为了更好地推广格力品牌,格力正在海外复制其国内成功的专卖店模式。据介绍,目前格力全球的专卖店数量已经突破1万家。
董明珠表示,格力的专卖店不仅已经开到了发展中国家,也开到了发达国家,这项工作还在稳步进行之中。
只要具备核心竞争力,
就能面对经济调整
2008年7月,中国最热的经济话题无疑是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到底会受多大冲击。
当同样的命题抛给董明珠时,她的回答是:企业只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就不怕经济调整。
在董明珠看来,核心竞争力来自销售、技术、管理和服务,而最为核心的又是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
“格力电器对科研经费从来不设比例限制,可以说是只要在格力能承受范围内、对格力发展有利,多少科研经费我们都愿意拿出来。”对于科研经费,董明珠从不吝啬。正因为这种大方,让格力电器拿到了1500多个专利技术、300多个发明专利。
之所以如此强调核心技术,和格力的一次经历有关。2001年格力进入多联机领域,按照当时中国企业的惯常做法,走捷径到国外买技术,但被对方一口回绝,他的理由是:这个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领先的,我怎么可能卖给你呢?格力从此明白,单靠引进,最多只能买到二线技术,而永远不可能领先世界潮流。
正因为较高的科研投入,格力电器在海外市场上才有话语权。高精度空调领域对技术研发要求很高,但格力在这个领域做得同样有声有色。
近年,格力电器拿到了印度电信基站定制得商用空调大单,这笔价值2000万美元的订单,是中国空调史上最大的单笔订单。
董明珠认为,格力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正是得益于格力技术人员针对通讯行业的特殊要求,不断进行技术攻坚,连续攻克了智能化高精度温度控制、远程监控、故障自行诊断与处理、高显热运行等技术难关。
正因为如此,董明珠面对不利的经济环境信心满满,“目前很多厂家都还在依靠贴牌和低价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和海外市场的困难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格力依靠依靠技术和品质取胜,所以这些困难能承受得住。”
格力电器能承受得住困难,但有些规模较小的家电企业则加入了停产半停产的行列。格力电器会不会乘这样的机会加速扩张?董明珠认为,格力电器不能乘人之危。
“我们可能还会做一些并购,但我们不会乘人之危恶意去收购别人,而且,并购对象能不能执行格力的管理体系,是否认同格力的企业文化,是我们考虑最多的。而且,兼并、收购也要讲双赢,如果我能扩大产能,被并购企业也能起死回生,这样双赢的事情才可以干。”董明珠十分注重被并购对象的兼容性。
面对这轮经济调整,许多企业经营发生困难,纷纷伸出手希望政府援助。董明珠认为,好的企业面临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照样可以顺利过关。
对于新颁布的《劳动法》,很多人认为实施该法提高了企业的劳工成本,是造成企业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而董明珠认为,其实新颁布的《劳动法》并没有太多新内容,只是将以前颁布的各种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系统梳理了一遍。
董明珠认为,一个由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爱护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热爱企业,如果连最基本的员工待遇与福利都保障不了,那这个企业何谈发展?
董明珠经常强调一句话:做企业不需要搞太多的政府公关、也不需要太多的国家资金支持、不需要借助媒体,通过炒作来扩大影响力,也不需要通过大量广告,把自己包装成名牌。只要把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做好了,销售模式和服务还可以,企业的竞争力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之所以这样认为,董明珠的理由是: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你把企业的产品包装成名牌,但自身质量和服务不过关,怎么能经得起考验?只有产品品质好,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企业应该做国家栋梁
在访谈中,董明珠强调最多的就是企业的发展要服从国家利益,要讲社会责任。
这位说话时激情十足的女企业家,谈及经营失败的企业时,她直言不讳地痛斥:经营企业失败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是对员工的不负责任,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董明珠坦言,她决不允许格力电器失败,所以每一步决策都要考虑细致周到。
董明珠认为,如果算上格力电器的上游企业、下游经销商,格力电器经营好坏,可能关系到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生计。正因为如此,董明珠才不允许自己失败。
那么,企业到底对国家、对社会哪些责任呢?董明珠归结为一句话:企业不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还要做国家栋梁。
“走出国门就代表国家形象,缴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企业还要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无论哪个方面,企业都要对得起国家与社会。”董明珠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含义十分丰富,覆盖到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
“格力电器已连续8年列家电企业纳税榜首位,2008年上半年,我们的纳税额就超过了10亿元。”董明珠认为,一家企业效益好不好,对国家贡献大不大,不应该只看销售收入,而更应该看纳税额。
除了纳税外,董明珠还十分看中员工待遇、福利和发展空间。董明珠给自己定下一个指标,那就是让格力电器的80%以上的一线产业工人拿到大专文凭。“这样的话,他们哪怕以后离开格力,在别的地方也有发展空间。”董明珠不但考虑到了员工的现在,还想到了他们的未来。
有人参观后格力电器的宿舍区后感慨,格力电器的产业工人住宿条件比北大学生宿舍要好。
正是因为董明珠的精心考虑,在珠三角连年闹“民工荒”、“技工荒”时,格力电器的员工流动率很低,格力电器的员工中,90%以上在格力服务4年以上。
员工队伍的长期稳定,也给格力电器的发展带来了无穷动力。2007年10月,格力电器的产业工人张树源当选为十七大代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搬运工,成长为拥有多项发明成果的大型国企机修班长,张树源因此成为农民工的典型代表。
董明珠对格力电器要求很高,她对自己也是如此。
“现在许多民营企业家,总是在许多场合强调自己有多少资产,许多媒体也老是关注个人财富榜,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浮躁的心态。企业家应该注重自己给社会创造了什么。”董明珠对各种财富榜一脸的不屑。
“我不会炒股,不会卖掉手里的格力股票,我董明珠算不上什么富豪,但我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临近采访结束时,董明珠这样意味深长地表示。
很久以前,男人写下规则,制定了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主宰着今天的商业环境。为了在这个依然是男人把持的财经界取得成功,她们凭借怎样的独特魅力,游刃有余,大放异彩?
“财经名女圈”关注财经界名女,让读者感受她们非同一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