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超低价!一年卡450元,两年卡800元。”走在河北石家庄市的大街上,时不时会有人塞给你一张健身中心的广告宣传单。
假如你不了解当地健身市场的“行情”,可别图便宜立马出手,更便宜的还在等着你,也许走不了200米,就有一张“一年卡399元,两年卡600元”的宣传单向你“飞”来。
五光十色、印刷精美的健身广告“乱花渐欲迷人眼”。
然而,“便宜”的健身市场并未给前来健身的人们带来真正的实惠。
9月22日上午,石家庄市商业繁华地带北国商城南侧鹏华SOHO广场的米·高健身俱乐部前,聚拢来多名持有该健身俱乐部会员卡的“会员”。直到面对把门的“铁将军”,闻讯前来一探究竟的会员们才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这家刚刚创办一年多的健身俱乐部已是人去楼空,现在退卡无门,自己手中花费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购买的健身年卡、VIP卡已经一文不值。
而几乎与此同时,成立于1999年,“坚持走平价健身路线”且在该市颇有影响的“天天形体健身俱乐部”也宣告“寿终正寝”。
“大减价”变成服务质量“大缩水”
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现如今到健身中心出身汗、练练瑜珈、做做运动,在石家庄市早已不只是“白领”一族的选择,很多市民也乐得、舍得在健康消费上投资。一时间,各种健身场所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当地市民的不经意间潜滋暗长,既有投“大款”所好的豪华会所,也有博工薪阶层青睐的大众健身俱乐部,都市里掀起一股健身热。
健身场所多了,同行之间有竞争是常态。可伴随着“超低价”的广告攻势,健身服务“大缩水”、健身俱乐部圈钱走人等现象也时不时发生。
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一年前,自己以618元的价格办了一张某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年卡,今年初又续了一年期。可不久前周先生得知,现在办一张该俱乐部年卡不到400元。尤其让他不能接受的是服务“大缩水”:原来清洁的健身大厅里如今乱哄哄、脏兮兮;前来健身的市民增多了,可各种健身设施并未增加。
“想上跑步机跑步得排大队,服务与从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像周先生一样,很多揣着健身卡的市民都有同感。
健身纠纷成消费者投诉新热点
周先生所说并非虚言。在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近年来,中心时不时会接到市民有关健身纠纷的投诉,有的投诉健身场所频繁更换教练、缺少健身器材等服务不到位、“服务缩水”问题;有的反映健身场所在收取卡费后干脆关门歇业、“人间蒸发”的问题。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最近该市一家很有名气的健身场所突然停业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有关部门已着手调查,但至今尚未找到该俱乐部的负责人。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经济系教授李振凯从消费者如何规避风险的角度提出,目前,几乎所有的健身场所都采用刷卡式消费,而这种预付款式消费卡是信誉良好、法律观念健全的消费体系的产物。在目前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消费者要避免消费风险,应该在接受服务之前有所防范,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办卡时最好与之签订书面合同;对预付款式消费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等都要作详细的约定,特别是对于如何退卡、如何终止服务、如何转让等作出约定,并保存好相关票据,这样维权时才能有据可依。
行业协会或能规范健身服务业
对于石家庄健身行业目前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眼下健身行业并未随着竞争的加剧而优胜劣汰或在竞争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而是突出地表现为各家健身场所为追求销售收入争相降价甚至不惜亏本经营。由于健身场所的场地、器械和人力服务的资源是有限的,超过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这样低价格、低水准的服务最受损害的当然是消费者自身。对于健身行业来说,这种不规范的竞争方式也无异于自掘坟墓。
那么,如何规范这个不规范的健身市场呢?
该市体育局市场处一位工作人员在记者采访时表示,体育部门主要管理政府公益性质的体育健身场所,对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这样的商业服务型场所,并不具备有效的管理权。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他们只能对健身场所的场地、器械、教练资格等方面作出规定,遇有市民投诉,只能由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不过他透露,目前正准备组织成立一个健身服务行业协会。希望通过发挥协会作用,避免盲目价格大战,促进健身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在行业内部形成自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