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然而更多人收获的不是好彩头,而是令人无法预料的“惊喜”, 当海运费与进口矿价罕见地发生“背离”之谜渐行渐远时,2011年铁矿石谈判又如约展开了,据悉,历经8年的铁矿石谈判终于在三大矿山公司强推指数定价的作局中尘埃落定。消息传来,之前那一点点幻想和期待都化为乌有,现实告诉我们,谈判谈判,并不是想象中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市场的供求关系早已成了摆设,背后的垄断和价格操控让谈判成了他们导演的“木偶戏”!而如今,中国在谈判桌上已无牌可出,以中钢协成员包括宝钢、武钢等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的铁矿石业务代表也只能在接受基于指数的季度定价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了,而海运费成为则成为新一轮争夺的焦点。
据悉,中钢协相关人士说,之所以谈到海运费,是因为目前的定价采用的都是离岸价,海运费并不计入合同价格之内。
但往年血一般的教训告诉我们,海运费通常会在铁矿石谈判时,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而一旦价格签订,海运费就会大幅上涨,钢厂的成本也随着大幅增加。这种背后的操控让中国钢厂很受伤,却又无可奈何。
而采用到岸价的定价方式,也被中钢协否定。因为,大部分中国大型钢厂最近几年已经和海外船运公司,签订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运输合同,很难更改。
于是,这场本来就底气不足的轻吟浅唱更是陷入了困局,变得更加复杂。
在过去的2010年,根据中钢协的统计,中国粗钢产量达到6.2665亿吨,同比增长9.3%;生铁同比增长7.4%。但全年进口铁矿石却下降了1000万吨。中国铁钢比进一步下降,从96%下降至94%!然而面对坚不可摧的三大矿山,少用铁矿石1500万吨的数据也只是隔靴挠痒,谈判局面有利的童话更被击得粉碎!
从“印度再提铁矿石关税中国钢铁业受压”,“加拿大北极区发现超大型铁矿,或终结三巨头垄断”等等,漫天飞舞的报道依然无关痛痒,铁矿石谈判依然举步维艰,一退再退,而据有关专家估计,2011年,铁矿石价格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前高是因为铁矿石谈判期间,各种炒作因素会推高价格;后低是因为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加剧。
回首8年,2004年至2008年,主要体现在定价权之争;2009到2010年,此前的年度长协价格机制被打破,改推更灵活的定价机制。而如今,面对基于指数的季度定价体系,中国钢铁企业又将遭受一次“被变革”和“被影响”!不禁试问:难道铁矿石谈判已变成了不能承受之重?这样的阴霾还要笼罩中国钢铁业多久?
答案不得而知,但是相信很多人跟我的观点一样,中国钢铁业要完成自我救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崔兢)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