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中美商贸联委会日前在美国落幕,这次会议共取得了包括美方承诺努力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对华民用出口、欢迎中国企业赴美投资、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合作等50余项成果。成果固然可喜,但这些果实能否瓜熟蒂落还未可知。
承诺很美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9日,第二十三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华盛顿举行。当天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介绍了本次会议收获的成果。
陈德铭表示,在本届联委会上,双方高度评价联委会对稳定双边关系、扩大互利合作的重要作用,并就各自关切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美方表示,将努力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对华民用出口,及时处理中方提出的物项申请,支持两国在民用核能领域的高新技术合作,继续推动“瓦森纳安排”放宽对部分军民两用物项的管控,并使中国从中受益。美方重申,欢迎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美国的投资环境将继续保持透明和开放。美方承诺积极与中方在知识产权领域加强合作,将提供资源落实《中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在2013年尽快实施双方议定的有关项目。美方还表示,将尽快完成中国西电捷通公司在美专利申请的审查工作,通过适当的双边活动提高两国运输类飞机的适航性。
针对美方的有关关切,中方表示,中方将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推进中央国有企业和大型国有银行软件正版化;适时启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修订程序;在3C认证机构和实验室的指定工作中,对符合条件的、在中国设立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外资机构,给予与内资机构相同待遇;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平等对待外资企业;在年底前出台有关网络间接侵权责任的司法解释。
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两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中国商务部与美国贸易发展署签署《关于支持中美贸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商务部与美国商务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签署《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第二阶段报告》。
作为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中美两国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美经贸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和就业,也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双方应充分利用中美商贸联委会这一平台,化解分歧,扩大合作,不断为两国经贸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苗迎春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联委会是近年来中美双方对话机制的重要构成,适逢中美双方都刚刚经过领导人换届,因此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将推进中美今后的经贸发展,签署的双边协议使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也是奥巴马政府在第二任期内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重在落实
在中美贸易中,高科技出口管制是个老话题。早在今年3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曾将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形容为“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对于这次联委会上美方作出的美好承诺,这句话或许依然适用。
自1983年举行首届会议以来,中美商贸联委会已成为中美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进行磋商的重要平台。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每次联委会都达成了一些协议,可关键还是在落实。
周世俭提出质疑:“凡是美国提出需要中国做的事,中国都必须要落实;而对于中方关切,美国却往往只承诺,不办事。”他举例说,比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今年3月,美国表示准备将46项技术出口到中国,但细看清单后会发现,这46项技术中无一是高科技;再如美国表示支持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然而前不久,美国对中国三一、华为的案子的处理与其承诺又恰恰相反。
周世俭进一步指出,奥巴马政府的做事态度代表了美国民主党派的一种风格——嘴很甜,不兑现;而共和党派的表现则变本加厉,比如小布什政府于2006年提出了全球核能伙伴计划,在中国浙江三门开工建设核电站,向中国转让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第三代压水堆技术,小布什还在2008年动用总统豁免权向中国出售警用防爆器,为北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提供了帮助,而这个总统豁免权奥巴马到现在还一次没用过。
苗迎春也表示,美国在高科技出口上始终“干打雷不下雨”,近年来美国对华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基本没有变化,这表明美国的行动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若不能一诺千金,那么时间长了,再美好的承诺也失去了意义。”苗迎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