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达到6124点的历史高位,至今已经整整一年。正是在这一年间,中国股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指数跌去七成,“黄金十年”的梦想被无情的现实所击碎。作为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也在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全行业的拐点。牛市的喧嚣往往会隐藏很多深层次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会随着熊市的袭来而显露无疑。值此熊市一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中国基金业暴露出的问题展开深刻反思,以期推动基金业未来的健康成长。 反思一:从6000点贪婪到2000点恐惧
从5000点附近集体看多到2000点附近依旧看空,基金的态度转变让基民欲哭无泪。为什么一直标榜“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会在牛市末端呈现出如此狂热的行为?
《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孙健芳在反思该现象时指出:“在证券研究领域,宏观分析师的地位在迅速提升;宏观分析师如果出错,整个投资策略都会犯错误。而在去年四季度,几乎国内外所有的宏观分析师都看错了世界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雷曼兄弟不断根据中国经济月度数据更改预期,国内一个知名经济学家三次更改了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
在孙健芳看来,“误判宏观形势”是基金在5000点继续做多的主要原因。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宏观分析师会集体看错宏观呢?这不仅仅是研究预测上的失误。
本刊曾在去年的《估值变变变》一文中指出,当时的A股市场呈现“群体癫狂”的状态。在狂热的市场氛围之下,市场的参与者对未来表现出一种过度乐观的状态,这种乐观情绪相互传染,最终严重高估了股价上涨的空间。
6000点的A股市场,乐观在宏观分析师之间传染,也在基金经理之间传染。当时的市场如同一个处于极限的气球,稍微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使其破灭。
同样的故事在一年之后的今天再一次出现,基金依旧是其中的主角,只不过方向截然相反。
从贪婪到恐惧,国内基金在重复着金融市场不断重复着的故事。
反思二:天价接盘基金公司股权成鸡肋 伴随着基金市场的狂热,潜在的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开始频频出手收购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
2007年12月末,招商证券以63.2亿天价获得了博时基金管理公司48%的股权,平均成交价每股131.67元,开创了中国基金公司股权转让史上第一高价。
国外基金公司股权价值定价主要考虑的是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投资收益水平和增长潜力方面,而在2007年的市场氛围下,这三个指标显然都被高估。
本刊曾在今年5月推出“中国基金管理公司价值评估体系”,并以此推算出招商证券的交易价格较合理价格溢价30%。进入2008年,伴随股市的降温,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竟成“鸡肋”,交易价格发生大逆转,下滑幅度与股市跌幅相当。
我们判断,基金业依旧是中国金融行业中最具活力的子行业。对于战略投资者吸引力的下降一方面缘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和基金公司不断暴露出的问题有关。但从中长期来看,仅仅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无疑不能满足中国老百姓的理财需求。基金管理公司的战略投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反思三:拐点来临基金业忧患意识淡漠 经过两年的超常规发展,截至2007年末,基金行业资产总额超过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在2008年一季度末,迅速回落至2.5万亿元。本刊当时便做出判断,认为基金行业已经出现全行业的拐点,并指出基金行业拐点的六大特征,曾在业界引起广泛争论。遗憾的是,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让基金业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冬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多数基金管理公司仍采取扩张性经营手段。直到二季度末,基金行业资产总额进一步下滑到2万亿元,基金业似乎才刚刚开始感觉到一丝寒冷。尽管三季度的数据尚未出台,基金资产规模环比的下降已无悬念。
《理财周报》基金记者李晔斌日前撰文指出,高企的人员流失率、不断变更的公司风格导致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空壳化”特征明显。虽然不少公司利润惊人,员工待遇丰厚,但大量的财富只是通过公司进行转移,基金公司本身并没有什么积累,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建立。长期以往,基金公司“空壳化”现象将更为严重。
经历了此次大起大落,基金行业应强化忧患意识,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反思四:从强而不大到大而不强的怪圈 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做大与做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一面,基金行业也不例外。做大规模和做好业绩是摆在基金管理公司面前的两大课题。
在行情火爆的时候,发行新基金是容易的,但未来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相反,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发行新基金必然遭到冷遇,但中长期来看,却有可能赢得投资人的信任与尊重。与拿了批文就忙不迭的发行新产品相比,有些公司沉着与冷静地等待时机更值得我们钦佩。
经过了牛市的喧嚣和熊市的残酷,指数几近回到了起点,但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份额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上曾经涌现的一批大而不强的基金管理公司随着潮水的退去而迅速“瘦身”,但另一批强而不大的公司也感受到短期生存的压力。
如何在做大与做强之间进行平衡,的确能够考验基金管理公司掌门人的大智慧。 反思五:QDII出海的兴奋与触礁的尴尬 自2006年11月华安基金推出首只QDII产品,国内基金管理公司便纷纷展开海外投资之旅,并一度因为投资者热情追捧不得不采取比例配售的办法。如今,QDII的投资者开始庆幸,如果不是比例配售,损失将会更大。
尽管基金公司苦口婆心、连篇累牍的解释目前的亏损是暂时的,投资者应当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尽管作为旁观者,我们愿意用最大限度的善意和包容来客观看待这些掌控巨资的中国资产管理人的失误;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出海的兴奋逐渐被触礁的尴尬所取代的时候,我们需要端正态度、深刻反思QDII如何陷入今天的窘境,在挫折中吸取教训。
首先是时机选择上的失误,在错误的时机、错误的市场上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其次,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缺乏警惕,尤其在危机不断显现的时候,依旧缺乏风险意识。第三,在实际运作中,过分依靠海外投行,沦为海外投行的代理机构。
未来基金业不仅要有真正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要提高预见性,特别是对宏观经济的研究预测能力以及金融创新不断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具有风险识别能力 反思六:国内基金经理人缺乏内功修炼 在经历了2007年的无限风光后,2008年的基金经理虽不至于到“人人唾骂”的地步,但恐怕也是社会上最不受欢迎的一个群体。正是这一年间,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理念与投资能力遭到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老百姓评价基金的这种行为是后知后觉、追涨杀跌、人云亦云;金融学者则称之为是跟风操作、趋势投资、羊群效应。用词不同,意思差不多。
我们在前期的文章中指出: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的不一致性、投资行为的从众性与情绪的传染性、风险意识淡漠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是国内基金经理常犯的三个错误。经过近期的杀跌行情,我们更加坚定地认为,国内基金经理的根本差距不仅在于缺乏内功修炼,更重要的是缺乏大视野和大智慧,以致目光过于短视。过分聚焦于短期事件,而忽略长期格局。这与国内基金经理群体过于年轻、缺乏岁月洗礼有直接关系。
不过,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对于自己在过去一年间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进行过深刻的反思。自信的基金经理们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
反思七:利益输送与恶意砸盘加剧动荡 利益输送和恶意砸盘是基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
利益输送包括基金资产向基金经理个人及关联方的利益输送也包括兄弟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前者被称之为“老鼠仓”。“老鼠仓”事件的曝光给基金公司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随着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的推出,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也再次被媒体所关注。
恶意砸盘则是为了在相对排名中靠前而有意识的打压对手的重仓股。这种“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之所以在季度末频频出现,其根源在于短期排名的压力使然。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持有人将资金交付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付出的是一份承诺。
这种承诺,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但基金公司如何对待持有人,将必然会得到持有人相同的态度。
“现在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基金公司应抛弃门户之见、恶性竞争,联合起来,为百姓,也为自身的生存维护市场。最起码有一个像样的反击,增强基民对我们的信任。” 国庆长假过后,中邮创业基金公司总经理周克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中这样说道。
反思八:自有资金认购产品是把双刃剑 自证监会放开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认购旗下产品后,基金管理公司纷纷动用自有资金认购产品。2006年,此举曾帮助不少小规模基金管理公司从亏损变成盈利。然而,在2008年,这把双刃剑却成了很多基金管理公司产生亏损的直接原因。
自有资金认购产品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在牛市行情中分享投资收益,二是将基金管理公司利益和基金投资者的意思捆绑在一起,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遗憾的是,在2008年,多数基金产品出现了巨额亏损,作为持有人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样损失惨重。部分基金甚至出现投资产生的亏损超过了管理基金获得的管理费收入。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一贯倡导长期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纷纷在锁定期结束后选择赎回基金份额,这不仅违背了基金宣扬的长期投资理念,更为严重的是此举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沉重打击,引发赎回潮。试想,基金管理公司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产品,又有什么理由让投资者死守呢?
从根本上讲,自有资金认购产品属于一种营销手段,而且是一种较为激进的营销手段。错误的使用会带来适得其反的后果。 反思九:投资者教育过分迁就产品营销 对于中国基金市场而言,投资者的认知度尚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平。在证监会的要求下,基金管理公司都纷纷开展了投资者教育工作。原本这应当是一件客观、公立的事情,然而,我们看到基金管理公司却表现得过分短视,将投资者教育工作和产品营销联系得过分紧密。
例如,在基金管理公司发行股票型基金阶段,在投资者教育中往往强调股票型基金的优势;而在发行债券型基金阶段,基金管理公司又开始强调债券型基金的优势,搞得投资者一头雾水。
在本轮熊市行情初期,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为了避免大额赎回的出现,片面强调坚持长期投资的优越性。带来的结果是的确基金市场没有随股市的暴跌而出现巨额赎回,留下的却是高位套牢的基民。
《理财周报》基金版首席编辑谢舒就曾直言不讳的指出:“面对全面亏损的情况,难道一定要听基金忽悠去做长线、买定投吗?买或不买,一定是具体分析独立判断的,长线、定投、现金为王、价值投资,都不是任何时候、任何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反思十:浮躁面对第三方的批评与质疑 随着基金市场的蓬勃发展,各方面都日渐重视对基金的研究。
当前,主流券商基本配备了基金研究员,但基金研究员关注的领域基本限于基金的投资行为和绩效衡量。对于基金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却揭露较少。毕竟,券商不太敢“得罪”基金这一最重要的经纪业务客户。
近两年来,对于基金的批评和质疑更多的来自财经媒体。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把利剑,财经媒体的监督在推动基金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老鼠仓、内控失误、投资失误等方面的问题最初都见诸于财经媒体。
然而,对于来自第三方的批评与质疑,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表现得比较浮躁。在问题暴露后,首先不是反思自身的失误,相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平息、掩盖质疑的声音上面。
“批评不是最终目的。基金公司过去如何,也不完全反映未来。今后将不断面临一轮又一轮牛熊市交替过程,也是一次又一次风水轮流转的过程。任何公司都有机会借此咸鱼翻身,任何公司都有可能因此功亏一篑。”曾最早报道“基金转债门事件”的《基金观察》主笔黄嫀淓如此说道。
结束语:
和任何新兴行业相同,基金业的成长不是一日之功,同样它的发展过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习惯了超常规发展的光环,我们不该忘记光环背后的暗记。本文所作出的反思也许只是基金行业许多矛盾中的几个点滴。我们的初衷也是希望基金管理公司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否则就如同本轮熊市一样,赔钱不可怕,但如果赔了钱还不知道其中的缘由,那这一刀才真是白挨了。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