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11月20日上午
地点:湖南长沙世纪金源大饭店首长接见厅
主题:分论坛五:战略新兴产业专利创新与突破
主持人:马东晓(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执委)
点评人:余晖(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
崔军(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第一节专题演讲嘉宾:
张茂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副主任
朱振宇: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
杨安进:北京维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志超:三一重工集团公司法务总监
简秀如:台湾理律法律事务所
第二节专题演讲嘉宾:
商松:北京中庆微公司董事长
李淑琴:原同洲电子股份公司专利总监
欧修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
应振芳: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
主持人:各位律师,各位代表,上午好。我们第五分论坛在咱们这先开始。按照我们会议议程,分论坛一共请到了9位嘉宾,手册上大家都看到了,全都是围绕着专利来进行演讲,当然重点是侧重于战略新兴产业里面的专利问题,待会九位嘉宾我相信会给大家一些非常精彩的介绍。第一位加强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副主任张茂于主任。张主任是工学硕士,长期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工作,应当说目前主持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全面工作,对目前的专利复审工作参与政策的制订,还有处理一些正确的问题。今天来给我们来介绍一下专利复审当中的一些问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主任。
张茂于:尊敬的各位嘉宾,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中国知识产权实务论坛。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有些是从事法律工作,有些是从事技术工作,其他来到的朋友就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知识产权实务内容很丰富,我们实务论坛,今天也看了咱们高院罗东川那本厚厚的丛书,表明内容很丰富,表明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
知识产权实务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怎么激励创新的问题。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想,在座的各位,各位朋友也非常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之前我专门看了看各个地方的,中长期规划也好,“十二五”规划也好,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知识产权的“十二五”规划到各个省区的中长期战略,大家看一下湖南省的,长沙市的,如果哪一个没有提到知识产权战略,那是不应该的。这里面无一例外都提到在未来的五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什么这么重要?和我们知识产权有什么关系?关于这一点,今天借这个论坛谈一点体会。
第一个方面,谈一谈怎么认识专利制度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是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的,计划用20年的时间,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方面,要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这两年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来看,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从我们最近的风电价格的调整,到各个地方实行的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大幅度的补助,补贴,都能看出这一点,要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在金融危机之后,包括现在发生的也类似金融危机的局面,各界的话,越来越认识到,新兴产业的核心地位,从统计来看,近几年半数以上的重大发明,都产生在这些新兴领域,并且逐年增加。而各个企业的研发也逐渐增大投入,我想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量。
现在总在讲,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唯一出路,这一点,我们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最近,受到金融影响的地方,很明显的看出这一点。从最近媒体上热炒的苹果公司跟乔布斯这个事情,使得我们认识到中国人均要达到发达国家的产出水平,靠什么?现在各个地方的土地,水资源等等已经快用尽了。所以说,快速走向中国创造是唯一的出路。
其中的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又是一个核心因素,实际上大家看出来,叫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一个方向,这七个产业的发展,非常笼统,你很难讲到实质什么概念?所以是一个大概念,也就是在这七个大的方向上,未来怎么支撑社会发展。而这七个产业到底是什么?确实很复杂,比如说新能源,指什么?既是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又是一个未来还需要继续扩充的概念。但是这几个方向确实代表着未来发展。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新的知识,新的成果不断涌现,这些形成产业化,催生新的产业。比如说IT产业,从相关的产业规模到与IT相关的知识产权的产出,都比原来想象的要快。物联网虽然概念上复杂,但是现在各个地方已经在使用很多的物联网技术,如果物联网整个的技术,要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那我们生活很多方面就会无时无刻离不开物联网,所以觉得了新兴产业的力量。
新的技术,新的知识,新的成果,所转换的新兴产业,必将为传统产业带来革新和提升。现在每天都在经历有传统产业的消失。昨天来到长沙感觉有一点堵车,其实这就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的交通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办公方式必然为新的技术所代替。国家知识产权局,从明年开始就要强力推动在家办公,或者远程办公,不知道地方的公司和行业是不是也在做这个。也就是说新的技术就要带来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随时都可能产生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出现,往往更符合现实的需求和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二点体会,传统产业和成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专利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大概念。但是知识产权里面真正起到技术作用的,他是专利的技术。我们看到苹果的技术,IPHONE,还是IPOD,IPHONE的形状是很土的,什么图案都没有,关键是内容,你的技术。所以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比传统,比成熟的产业更需要专利保护。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创新发展的不确定。刚才讲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几个大的概念,这几个概念现在还没有人去仔细的研究他,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所以我们的战略新兴产业发生非常快?产生很高了,哪些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哪些不是。所以新兴产业的创新方向是一个尚未完全确定的,还有巨大潜力的一个方向。
在这个方向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任何一项新的发明,创造,创新,都需要制度的保护,否则的话,这个研发的投资就要失去保障。
第二点是核心技术的不确定。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起步阶段,核心技术没有形成,主导产品也没有形成。比如说新能源,现在风电可能从目前来讲规模大一些,其他一些比如说我们新一代的核电,受日本海啸的影响怎么发展?太阳能在一般地区,太阳能发电如何并网他是一个问题,我们的潮汐,地热这些能源怎么利用?也就是说未来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我们不用现在的煤电,到底用什么?核心方向,核心技术并没有真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新兴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那么这种后续的研发就会失去动力。
第三点,主流市场没有确定,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汽车制造业这些汽车的巨头已经形成。但是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未必就是现在这些汽车厂家成为市场瓜分的主要力量。就像我们的电子行业一样,在20年前,有些很大的建筑公司现在已经衰落了,而新兴力量已经起来。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的话,这个主流市场应该讲的话,还没有完全确定。正是因为没有完全确定,所以新生力量要想抢占市场就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就需要专利保护。如果没有得到保护,新生技术和力量,在传统的强大对手面前就会失去他的地位。
第四点,竞争对手不确定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应该说现在,用专利技术控制市场的能力和技巧越来越凸现,与专利布局相对比较明确,相对比较成熟的传统产业和成熟产业相比,在这个专利竞赛中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有时候连对手都找不着,越是在找不到的情况下,越需要把自己保护起来。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讲的话,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更需要专利保护。
其实很简单,我们讲苹果和微软,IBM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为什么他们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就是专利核心技术得到保护,如果没有得到保护,IBM早期可以做微软的事情,微软就可以做苹果的事情,就不会有现在的竞争态势。
第三方面,就是专利的核心产业要点。在去年,美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递交的国际申请占全球的27.5%,长期以来保持第一。同时今年美国发布了最新的战略,今年3月改为生产为先,以适应整个趋势,最大目的就是为了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当中,如何保护好美国的知识产权。在日本,虽然2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日本对知识产权的强化一定都没有停止。并且在不同行业对知识产权的特别需求进行了完善。日本企业的专利战略应该是做得最好的。从国家层面来讲,日本针分别制订知识产权计划,推进也是相当的力度。这一点我想我们不可轻视。在欧洲,最受关注的是其创造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欧洲这几年的投资力度相当大。他要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从最近我们和欧盟谈判的一些情况来看,也表明这一点,他们的主要要价就在于环保,所以欧盟现在积极推进专利管理和专利保护体系的欧洲一体化,现在也在推进。我想整个欧洲的专利一体化只是时间问题。韩国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知识产权由相对于贫穷落后发展起来的国家,他开始也和我们一样,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等轻工业,家用产品方面。到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实现了向钢铁,汽车等领域的拓展,涌现了一些大的公司。从近十几年的情况来看,在移动电话,半导体器件,液晶显示器等高技术领域韩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很多发展跟韩国的道路是一样的,只是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越来越短。韩国的专利生产量这几年来一直快速增长,如果要按人均来算,他的很多指标都是全球第一。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去年递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韩国,总量上。但是我们在其他国家的专利数量,无论从申请到授权,仍然没有达到韩国的水平。最近,我也请我们的同事对韩国三星公司50多起国际专利纠纷进行了分析,初步结论是韩国像三星这样公司的整体专利创造和运营能力比我们的一些电子工业能力要强很多。由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凝聚的是最先进的技术,是知识产权的密集区,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必将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点。
第三个大方面是专利技术如何助推知识产权的发展。这个命题很大,涉及到政策和我们的各个方面。近些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去年的评奖当中,有1/3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们专利数据统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几个重点方向中,也有一些方向,我们的国内发明专利的数量已经占到一半以上。但是事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追捧,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应该正视。
第四点体会,要高度重视国内生产质量和数量的平衡。十一五期间专利申请大副增长,年平均都是在20%以上,远高于GDP的增速,今年预计专利发明申请也将是世界第一,达到40几万件。我们其他的知识产权的种类,专利种类有些早就是世界第一。申请数量的增加,说明我们的意识在提高,也不排除各地对专利申请指标进行一个大力的引导。再一个就是专利申请的质量不高,也成为一个软肋,所以我们要继续增长比例,我们讲的是核心技术,也包括他申请专利的质量。在座的各位也或多或少的参加过专利文件的撰写和分析,纠纷的处理,现在的专利质量是多方面的。质量的水平才真的是竞争力,所以我想我们很多人也给企业做知识产权顾问,企业如何围绕核心权利和技术在知识产权竞争力,而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问题。现在不少省市的专利数量已经达到了欧洲主要国家的水平,在英国,法国专利的数量大概是2万多件,在德国多一些,几万的水平,欧洲其他的国家更少。也一些省份已经不是任何一个欧洲能比的,数量上来讲规模已经很大。但是质量确实有待提升。从几个方面看都能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寿命短,说明什么问题?没有用,有用的东西谁不留着。第二点,从专利申请的驳回率来看,这几年应该说是在上升的。这在一定程度表明我们的专利申请质量没有大的提高。授权率没有提高,无效率同样是一个重要指标。去年专利复审会处理的发明专利无效案件几百件,总共无效案件有2000多件,发明专利有几百件。最后的结果,被宣告全部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比例在40%左右,这个结果应该还是有一些请求人的能力问题,由于证据问题不够造成的。反映的一个问题,质量比较差。从转换的数据来讲,差距也是很大,我们只有20%左右的转化,并且量化生产远低于发达国家60%到80%的水平。
昨天来开会之前看到全球百强创新企业名单,讲到全球100个大的创新公司,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主要讲什么呢?我们的专利质量和专利的影响力不足,所以就没法开展起来。所以在全球一体化和技术快速进步的今天,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讲,在增加专利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专利质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是产业发展壮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第五点体会,是加强专利布局和应用能力。专利布局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一个词汇,一般来讲是其他根据特点和态势选择一定的方式对多个专利进行保护。在新兴领域,很多跨国公司起步早,布局意图明显。所以近期经常有专家大声疾呼,狼来了。现在也经常看到有一些专利分析报告,专利地图,表明了这个严重性。比如说在我们的LED的产业。所以再往前发展,我们怎么办?那么我们也只有这一个手段,就是加强我们的专业布局和应用能力,把有限的研发投入,有限的创新人力物力,放在具有战略性的核心点上,加强布局。对此,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十二五”当中有所体现,其中明确提出加强专利产业,加强重点领域的专利布局,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支撑我国的经济发展。
最后一点体会是提高国际合作和斗争的能力。从国际上看,随着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产品在世界贸易中份额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我国企业遇到的专利诉讼也越来越多,已经连续多年成为美国337调查的第一涉案大国。去年遭受了近20起的调查,基本上都是以专利侵权为理由的。另一方面从申请的案件来看,无效请求增长的也比较快。比如说在生物制药这块,前几年只有50件无效的案件,去年达到80件左右。这仅仅是生物医药一个方面。其中很多都是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一个竞争,有很多大的药都不可避免的进入到纠纷当中去。虽然说,浙江生态和法国生态侵权的案,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企业在国外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专利纠纷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被动的地位,常常会遭受不公平的地位。所以新兴产业的发展当中,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创新主体,应当进一步提高国际合作尤其是国际斗争的能力。在以上的发言中,谈到了专利制度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专利布局和应用能力,提高国际合作和斗争的能力,这点体会还是比较初步的,我们的专利保护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之间强有力的联系表现为多个方面,我想大家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越来越感觉到,发言有不到之处,希望大家指正,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
主持人:张茂于主任谈了新兴产业和专利之间的关系,下面有请朱振宇秘书长来谈。
朱振宇: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张主任从宏观的视角介绍了一下相关的信息。我想从比较具体的层面来介绍一下,信息服务的动态。因为我是来自研究机构,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另外也具有国家知识产权审查源的背景,所以对近两年开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的一些专利信息服务的研究有一些了解,所以在这个里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相关政策,第二个就是发展特点,第三个就是信息服务的范畴,目前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对专利的需求,最后一个一个新的研究和动态。
第一个这个相关政策,这个概念是从2009年9月提出,在2010年10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然后还有就是今年三月发布的一个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战略高度对他进行了主体的部署。第三个就是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也提出了政府部门如何提供保障和引导的具体意见。再一个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一个“十二五”规划。
这个里面包括了很多方向,也进行了一些行业细分,每个产业都对应了一些相关的细分行业。这是第一个方面简单的介绍一下。
第二个就是发展特点。首先我们应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的产业发展阶段进行一个判断和分析,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就是要根据技术体系,创新模式,主导设计,产业规模,市场环境等五个维度来看的,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他的孕育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阶段。孕育期里面注重创新模式,成长期比较重视主导设计,最终形成主导设计的一个国家。发展期实际上就是注重市场,进入发展。根据这个模型里面,对我国做了一个整体的判断,不一一的介绍了。比如说在节能环保,在目前的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技术创新有待于发展,目前节能减排的技术相对来说刚刚起步,因此我们整体上判断是一个属于生长的过程。信息技术里面,三网融合,物联网还没有完全建立,还需要大量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所以在这个产业方面,目前正处在创新阶段,所以总体判断是孕育期。通过我们的研究将他作为一个总体判断,通过这个可以看出来,得出我们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
他在发展阶段上处于孕育期和成长期,是最初的阶段,大多的企业都是技术体系不完整,产业规模小,基本上和刚才张主任介绍的一样。这个可能需要国家政府机构的相关引导联系比较密切。还有一个要对信息的挖掘,分析和整理,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推导第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的范畴。实际上就是相关产业对于专利信息服务的要求和需求。
第一个就是开展国外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法规及执法动态,专利风险,保护策略和专利布局研究,支持拓展海外市场。这个方面相对比较宏观,而且战略比较高,说白了就是知己知彼,要首先了解国外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真正出去以后,有立足之地。
第二个就是建立专利和非专利文献数据资源,开展个性化的数据加工,加强专利技术信息传播。因为专利每个国家发展情况不一样,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所以都要针对具体情况来做。
第三个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细分类的研究,分析不同研究方向的技术创新特点积累技术信息,支撑产业未来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一些突破,他和国际分类对应的还不是很及时,所以未来我们及时的把专利信息做一个归纳,对数据库做一个完善,在这个细分类开展相关研究,便于我们收集,及时的掌握最新动态。
最后一个节是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方向和产业布局的分析研究这个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前几个方向可能比较宏观,从战略上来考虑,短期内不能实现,在中观的层面和中间的层面是我们的重点和突破口这个也是我们的优势,在研发方向和产业布局方面提高更大的支撑。
第一个制订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开发相关分析软件,这个大家不陌生。
第二个,通过专利信息分析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向,为企业提供研发方向建议。这几年一直围绕这个开展,为企业研发方向和行业的一些相关策略的制订,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很好的建议。
第三个,通过专利信息分析为相关政府部门的产业布局和规划提出建议。
最后一个,为人才提供帮助。
我们相关的研究动态。
这个是我们的研究机构这些年开展的主要方面,第一个是产业分解和研究规划。对新能源的汽车进行了组合分解,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然后再进行细分,对每个产业进行具体的细分,然后对研究规划进行相关的部署。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黄色是我们已经开展的一些动态研究,今年准备对这个画圈的三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二个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态势研究。
主要目的就是要掌握全球中国专利申请的发展概况,第二国家区域分布进行分析。第三个主要申请人进行分析。第三个技术主题的分析。第四个技术主题的排名,趋势变化,活跃度分析。这里面变成我们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产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第五个国家区域技术对比以及主要申请人技术对比分析。第六个重点技术和热点技术的挖掘。后面这两个方面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为我们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发方向提供一些新的建议。有些领域国外布局已经紧密,我们的空间很小,所以要找切入口,所以最后两个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借鉴。
这是我们做的新能源汽车,全球专利和中国专利的一些情况。大家可以看专利申请来看,他是非常大的,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还有燃料电池。这是我们分析的这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全球和中国的热点技术和重点技术,通过专利分析技术来做的。这是我们设定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和中国技术发展趋势的预算,我们从三个阶段对四个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做了一个预测。
第三个方面,就是技术动向研究。这个是今年开展的一个大项目,实际是基于去年专利态度上做的分析,去年在中观层面,今年又把研究的方向,或者说研究的具体任务,你比如向下深入了一步,选择性的选择了我们目前的一些研究方向和领域,对中美欧日的一些重点地区开展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专利申请发布和态势,第二个就是研究他的发展趋势,第三个就是判断发展水平和发展路径,发现我国在世界产业格局中赶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我们有一些研究成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动向研究,还有一些分析报告,以及提供定植服务的一些地区和企业,和战略伙伴进行发展动向的研究。这个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一些研究,第一个是高铁,还有一个磁悬浮列车等,后面还要技术开展这些研究,为我们国家企业和行业提供支撑。
这个是中美欧日四个国家在高铁技术领域的布局。这个是高铁技术领域产业分类中的申请分布对比图,这个是整体的专利申请活跃度,基本上红色的活跃度都是在5以上,说明这些国家的创新度比较活跃我不一一介绍了。
这个是一些预测方法,主要是结合数据分析,有一些前面介绍了,海洋大型复试结构物,也是我们对海洋平台的研究和投入,这个是刚刚起步的,实际上是要提高国家的相关产业在这个领域抓紧布局,因此要采用一些其他的预测方向,比如说数据分析方法还有国际专利分析分类的方法,配合我们专利数据的分析进行预测。
最后一个方向和国际分类的对照图,有细分类的体系,还有发展方向,更新的数据库,还有在特定领域的一个适应。
另外还开展了专利统计定期发布机制的研究,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满足部委,地方政府,企业园区等层面的需求,第二个就是专利统计检测与产业,行业的发展有效链接。第三个是发挥专利分析和预警等等。
最后说一下这个相关的启示,第一个从国家战略层面规划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从相关部委和地区来看,非常重视,从国家战略层面对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相关规划和服务。第二个就是要拥有公共服务渠道和良好数据内容的公共专利信息,这个方面就是提高公众的专利保护意识,也提高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应用价值的认识。第三个就是大力发展商业机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在这块我强调中介机构,他只能提供全局性的,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进行专利信息提供。实际上企业根据他自身的特点,可能要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甚至重点竞争对手信息服务有强烈的需求,所以从中介机构的角度提供的会比较深入和全面。第四个是注重发挥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方面的基础作用。我们认为企业对于信息服务的重视程度可能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注重发挥企业在这方面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下一个演讲人是杨安进律师,有请。
杨安进:各位同仁上午好。我介绍这个题目是战略新兴产业专利形势与律师业务,跟刚才介绍的不一样。我想介绍的内容主要是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第二个是宏观数据,第三个就是我们自己梳理的可以披露的一些基础性数据,涉及到生物医药,光机电,新能源汽车的一些最基本的数据。第四个是对律师知识产权业务的启示,这是一个立足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刚才几位嘉宾也说了,我也简单的梳理了一下,国家层面规定的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等。各个地方跟国家大部分一样,但是也有差异,上海也有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等等,没有新能源产业。北京还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告状装备制造,跟国家大致是重合的。湖南的加了一个文化创意。广东特别提到了LED的产业。
我们看几组宏观数据,第一组中国专利申请量每增加100万需要的时间,第一个15年,第二个4年,第三个是2年。简单的数据说明一个信息,专利申请非常活跃。第二组数据,地区差异极大,一些省市的申请量,江苏2008年是128000多,而安徽刚过1万多一点,武汉1万1,可以看到同在一个省级的,有的一个省相当于一个地方的市,差别非常大。然后我们再看第三组数据,涉及到质量问题。第一个数据是19.9%,这个是在国内申请当中,发明所占的比例,国内申请当中发明占19.9%,这些大多数集中在中药,食品饮料等。下面那个是说外国来华申请当中,国外的企业,他发明所占的比例,发明占86.6%在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来自外国企业,外资企业的发明,占中国全部申请的比例达到93%,91%等等。无线电传输这些领域我们认为是一个是属于新兴产业的范围,申请还是外资企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看一看几个基本的数据,涉及到,先说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可以简单的分为中药,生物制品与原料,西药等,这里面可以看到,在1998年2008年十年期间的一个北京申请量跟全国申请量的变化,总体来说增长还很快的。北京所占的比例是一个波浪型的逐渐上升的趋势,从开始的百分之几到后面的发展到百分之十几,这个是不同技术领域的变化趋势。中药蓝色线,也是上升的,西药是下滑的,生物制品也是一个下滑的趋势。
这个领域前十名,申请量最大的前十名,技术领域分布的情况,有一个蜘蛛网的图,这个是PCT申请,中药一直徘徊在很低位,而西药也是一个下降的趋势,生物制品基本上维持在适当的位置,一个正当。但是可以看到左侧的坐标数字基本上是个位数的,总体很小。所以从统计的角度也不一定能够很明确的判断趋势。
现在我们看看光机电领域,可以分成八个领域,在这里,我们简单的罗列一下,智能机器人和激光。这个是北京市在激光领域的变化,蓝色的是发明申请,粉色的是实用新型,蓝色的是发明授权量。这张图是机器人领域的,也是这三个指标的变化图。这个是从2001年2009年期间激光领域的不同主体的申请量的变化趋势。分别分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自然人这几个领域。科研院所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跟大专院校加起来一起,是构成了一个绝对的位置。
这个是机器人的,在这些申请当中,有多少是委托了代理机构,有多少是没有委托代理机构。我们统计的情况来看,从2006年到2009年期间,委托代理机构是80%左右,另外20%左右是没有委托代理机构的,这个是激光领域的,机器人领域也差不多。
再简单看看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先看一看,整个汽车领域的,这个是大众,丰田和吉利在中国的发明,可以看丰田的申请量最多,但是如果换三家公司,从宝马,奥迪和奇瑞来看,奇瑞又是最多的。然后再看PCT申请一下子就发现了变化,宝马和奥迪占绝对的多数。所以我们看一个数据,还是要综合来看。否则,片面的数据得出的也是片面的结论。新能源汽车是1985年到2010年全球的变化图,也是经历一个顶峰,然后快速下降。中国起步很迟,是2000年左右,而全球是1990年左右,基本上滞后了十年。
申请人他的申请量的排序,这个是一个全球的,在第一是丰田,第二是尼桑,但是第一第二相差很大,丰田差不多有9000件,尼桑只有3000多件,后面的一直减少,基本上没有中国的汽车企业。
这个是在中国的拿在中国的申请来看,丰田也是排在第一,中国的第一企业是比亚迪。
这个是从全球申请的十个技术领域,从IPC来看,简单的列了一下,可以叫动力传动,有一些小的技术领域,分别是技术装备,发动机控制等,这个是十个全球技术领域。
现在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这些信息,这些做法对于我们的业务有什么启示?可以看到刚才简单过的这些信息是做业务当中,专利态势分析当中所能够获得信息当中最表面的一些,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比如说如果客户关心的是汽车的一个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的某一个部件,这些也都可以通过这些工作做出来。这些工作对客户有没有价值?我认为对客户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使得客户更好的了解自己和行业,了解竞争对手。那么在他自己的经营当中就可以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同时更稳妥的开发时间,知道分布在哪里和哪些领域和地域总的来讲对客户的价值,我想一个真正重视研发和知识产权的企业,对他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要做到这些,要我们深入熟悉客户和客户的行业,熟悉技术,管理,同时要更加专业化的渗透到产业当中去。这个对我们的业务来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好处。
第一个延长了我们服务链的长度,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从个案开始,立足于个案。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把个案办完了就完了。如果我们通过个案,渗透到这个业务当中去,通过业务了解整个公司的主营业务的情况,并且由公司的知识产权的情况进一步了解这个行业或者某个地域类的专利分布情况,了解全国的情况,乃至于了解全球的情况,这样进一步指导我们为他们下面的个案工作,使服务的链条从个案延长到一个更长的长度上去了。
第二是拓展服务链的深度,可以从一个诉讼和申请,延伸到企业的研发,检索,以及企业的市场,尤其是专利侵权的风险分析和规避设计,以及整个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这样使得我们对企业服务的深度进一步加强了。
最后想说一下,分享一下怎么做到这些。第一个是需要有一个紧密的团队化的运作,告别单打独斗的松散的模式。第二个需要法律和知识产权和技术的结合,第三个需要律师专利代理人,专利工程师的结合,尤其是专利工程师是很重要的。第四个形成特定行业和专业技术领域的优势,发展行业服务,告别知识产权的万金油。最后一个,各类信息的充分占有,告别挣快钱的模式,和信息逆差的局面。我们律师很多信息都有求于别人,比如说法院,我们自己能不能生产信息,可以积累信息,我们有信息交换了,可以更好的和这些单位打交道。所以结论就是这个领域,知识产权律师,前景无限光明,道路无限曲折谢谢。
主持人:谢谢,今年的国际市场当中,两件事,中国制造再次引起世界的瞩目,一个是智利的矿难,还有一个是日本的福岛核事故,三一重工都进行了相关救援,三一重工不仅仅成为了湖南省的骄傲,也成为了中国的骄傲,他们的多项技术成为一个领先。知识产权在这当中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三一重工集团的法务总监陈志超先生,我们欢迎。
陈志超: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的邀请,很荣幸和各位一起探讨关于产业专利和专利的课题。前面三位谈到了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我作为一个具体的方面来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第一个方面跟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三一集团专利创新突破之路。然后再讲一下民营企业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分享。
三一集团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知晓,22年来,三一打造了业内知道的三一品牌,市值超过1千亿。在今年的7月1号,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估位于全球上市公司的431位。三一已经完成跨国企业质的转变,已经变成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大的公司,而我们的梁稳根先生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中。三一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大,从湖南的三一成为一个中国的三一,乃至将来成为世界的三一。我们注重研发,制造和服务。
研发又是首当其冲,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我们注重自身产品技术的研发,走知识产权之路,所以才获得了目前的成就。这个PPT上罗列了今年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荣誉。三一自主创新之路,其实走得并不轻松,在1994年进入工程机械行业的时候,国内的市场被几家跨国公司所占,占了90%以上的份额。三一初入行业一样,使用别人的专利技术,但是很多的跨国公司总是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他们要么提出苛刻的条件,要么干脆拒之门外。我们深深的感觉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想创造一番天地是难于上青天。这个时候我们董事长去北京请了国内艺校光(音)的专家,他现在也是我们的首席科学家。这个时候三一就与创新和坚持两个词捆绑在一起,我们将每年的销售额5%到7%投入研发,已经建立了31个研究院,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并且面对失败永不放弃。强调的科研实力和精神,打破了国际的壁垒,从一个跟随者到一个领跑者的转变。
三一,有两句话是被严令禁止的,一个是外国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也要这么做,还有一个就是外国没有这么做过,我们也要这么做的。三一在技术方面是敢于尝试创新。当时一线技术人员,当时认为泵车的笔架30米以上中国人不可能有。这个是行业的认识,我们是经过无数次的运算和测算,37米泵车。后来66米,86米泵车。86米泵车刚刚下线,我们把泵车的高度提升到86米,这个相关数据大家可以看到。
三一走全面的发展战略之路,不光在这个产品上,同时在别的产品上也有所体现。三一任甚至企业发展创新的道路,不能只局限在一个核心产品上,还要向其他产品渗透。挖掘机被称为皇冠上的黄珠。当时挖掘机的市场同样是被外资品牌瓜分,三一就要攻克这个山头,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终于获得市场的认同。在2008年的时候,外资品牌的市场容量还有80%,国内品牌只有20%,现在的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已经接近40%,我们三一生产的挖掘机今年已经做到中国第一品牌。
到2008年三一最大的全液压的挖掘机,已经填补了空白。刚才已经跟各位汇报了这个自主研发之路,也讲了核心产品的一些,接下来讲讲我们三一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他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如何做的?
现在我们一系列明星产品,这里还有几个产品,一个是万吨履带吊的设备,还有一个是风力发电机组,我们有一套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和完善的体系。关于三一集团相关的一些专利的申请,从九几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项,历年都是1000多项。
第一个,有明确的目标,将知识产权的管理作为主要内容,以一、二、三、四为构架目标。一就是构筑三位体系,第二个就是保护和发展,第三个就是制订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然后就是基本专利,外围专利,跨越障碍专利,信息利用策略。
第二个,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创新机制,第三个,坚持走出封闭式自主研发,我们三一的技术人员待遇是最好的,我们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曾经三次提高研发人员的薪酬,所以很多研发人员投奔我们三一,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走合作开发计技术贸易的新路子。第四个方面专利申请获得认可是一个层面,如何将专利有效转化为成果,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我们每一项专利都把他转化为一种成果,投入到具体的产品当中,进入市场,发挥特有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价值。第五,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及机构设置。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化是三一集团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并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
这是汇报了我们作为三一在知识产权所做的一些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面,个人觉得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也包括三一在内,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努力。一个是要构建国际化的企业知识产权权利框架,我们已经也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在国内做了一些工作,在国际化方面还要加强。第二,还要建立知识产权跟踪,预警与监控机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在职能管理,要及时的建立这个知识产权跟踪预警和监控机制,这个还要加强。
当然除了企业本身,三一每年5%到8%的销售额用于研发,去年销售额500多亿,投入到研发的是花了将近40亿,除了自身的全力投入之外,还包括营造一个很好的科研研发工作环境,包括研发人员有很高的薪水,有上升的通道以外,还需要社会环境作为保障,得到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支持,所以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能够多多关注我们三一,多多关注我们这些民营企业,为我们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下面有请台湾的简秀如女士。
简秀如: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从台湾到长沙来。今天这个论坛题目讲战略新兴产业,我在这里跟大家讲的是关于台湾的一些情况。这是我的经历,大家看我现在已经很年轻的样子,其实我年纪已经不小了。
台湾这个IP法院的成立可能给大家一些制度参考,第一个就是有关这个简介,还有我们知识产权诉讼方面的一些制度。台湾在三年半之前,特别成立了一个IP法院,同时还有一个针对IP的案件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成立之前,有关专利侵权案件的诉讼审理有一些问题,也会导致说为什么要成立一个专业的IP法院的原因,三年半前我们的法院只能审理侵权问题,不能处理专利有效性的问题。只能在专利有效的情况下进行审理,如果他有置疑的话怎么办?只能通过我们的举发程序,向主管机关去主观专利无效,被告遇到专利无效以后,怎么办?只能停止诉讼,然后等这个结果做一个决定,往往一拖就是三五年,其实三五年后,他的专利或者想要救济的理失去了整个机会,所以就成立了所谓的IP法院。
这个很特别,他是一个民事刑事跟刑事诉讼,还有行政诉讼的一个情况,如果是行政诉讼有一个单独的体系,可是这个IP法院特别,他把所有的统统集中到一个法院,就是民事的一审,二审,还有刑事诉讼的二审。在统一个法院里面,法官不怎么多,怎么除了这个审级利益的问题。在很多国际高科技场上,台湾做这个诉讼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只有13个法官,除了审判的业务只有12,在这里面分成三个庭,最早是照案子来抽签,看抽到谁就是谁。现在为了回应业界对于这个审级的问题,专门成立了一审的,还有一个就是法官经验多一点,然后就是再审的问题。
IP法院把一审和二审分开来回应,大家知道12个法官每天彼此交流,这样是不是真的有审级利益,的确一审上升到二审维持率是25%,对于败诉的那一方来,提出一个上诉案,没有太多可以争取的机会,不像普遍的法院一样,可以可能得到救济,现在你要说服第一个法官,你说服他了,可能以后就不会有被翻案的机会。
IP法院有设置技术审查,会做技术审核,目前是12名,是借调过来的。另外一个就是考试遴聘,他们的角色并不定位为专家和教授,他是法官的一部分人员,同时参与开庭,但是技术报告原则上只给法官看,当事人没有权利阅览,所以大家常常有疑问说,今天法官的决定如果对当事人造成拖期的话,是不是造成这个结果,你又不知道这个结果。鉴定报告出来是需要当事人辩论的,至少一个辩论的机会,所以其实对于法院是不是真的把他调查事情处理技术方面的职权全部丢给技审官去处理?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
这个就是专利侵权诉讼的审理活动,大家都知道这个主要是技术问题,大部分的法官都把案子丢出去,找一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做一个鉴定结果。现在的状况不一样,有了技审官去协助处理,可以充分的讨论技术问题。但是他的意见没有办法给大家出来辩论,这个也是一个争点所在。
IP法院出来以后,以前可能一审要三五年,现在可以看到,这个是IP法院在网上公布,在这样履行的一个审理程序。书装进去以后,只开两三次有效程序,再就开始处理损害赔偿的问题,一个案子真的是很短时间就要结案,对于案件量的需求压力非常大。
他的终结案件的时间,第一审210天,第二审211天。这样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么快速的一个时间,对寻求救济的人来说,是很好的。
原告胜诉率怎么样?2010年是8.74%,到2011年有14.04%。IP法院在回应说,外界说为什么原告胜诉率这么低,他说我看原告快要胜诉,就会想办法让他们和解,大家看到这个和解有204件是和解的,高达26.14%,他这样来看,原告的胜诉率并没有那么低。
然后就是专利的有效性抗辩成功比例,这个专利有效性,如果被告提出来抗辩的话,其实成功比例高达32.56%,这个其实对于他的影响很大,这个数据也没有高于德国,美国或者是日本的数据,所以并不是他们特别喜欢把专利给无效掉。
我刚刚很快跟各位介绍了一个概况,现在跟各位说,我今天讲的是医药品的专利诉讼。提起医药品的诉讼,国外的大药厂来说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让药品上市,要经过实验,往往花了很多钱,其他专利可能到期了,那么遇到仿制药的出现,怎么办?各主要大药厂曾在台湾也提起过诉讼。
其实这些国外大药厂在台湾提起专利诉讼,都没有获得好结果,因为他没有好的专利可以用。
这里讲的是新晶型的专利,这个不知道大家理解吗?大家可以看一下,他在2006年对于台湾的仿制药品花了台币6000万,取得这个暂时的禁令,这个案子也在台湾地方法院和IP地方法院获得胜诉,这个是很少取得一个胜诉的例子。
他们会讲说,其实你这个化合物本身很早就知道,样子是一样的,只是结晶的方式不一样在实验室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来,你这样应该是不可以申请专利的,他也用很多文件来证明,大部分对于新晶型的发明是不是都采取置疑的态度,其实这个也是需要经过很多的人为努力才可以执行的。
另外在侵权比对方面,是不是落入侵权的范围,通常的标准,都是这个文字因为他是用所谓的光谱的数据来做鉴定,所以法院还可以用分析的图谱来看,跳脱了原来的文字界定来做侵权的比对。
后面这个案子是一个比较更困难的案子,其实他真正的要保护的一个药品只有A,其实他没有A的专利,只有一个组合物叫A+B,另外还有一个A的代谢物,但是为了他的市场,所以必须对仿制药厂提起一个专利诉讼,他就怎么主张呢?说明书里面也建议医生在给病人服用A的时候,建议跟B一起服用,他认为是一个复合侵权。另外他说你卖了A的药给病人吃,这样也是间接的让病人去代谢这个A的代谢物,所以他用这样间接的方式来提起诉讼,这样主张是非常间接的,但是基于市场的需要,他还能挡多久,他都愿意做,但是法院最后还是认为,这样的主张跟是不是侵权的认定有点太远了。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理解真的认为距离太远了,后来这个药厂反过来对原厂提起一个反不正当竞争法提起诉讼,到后面法院还是对被告进行了维护,还是不会用这个方式来处理这个专利权。
今天讲得非常快,希望一会有机会可以跟大家做一下讨论,谢谢。
主持人:上半场邀请的点评嘉宾是余晖庭长,现在有请。
余晖:谢谢给的机会,本来安排的案件是安排在明天下午,昨天基本上当了一天的车夫和运输队长,所以提前跟会务方把演讲取消了。
今天这个为什么我会跟崔律师说上半场了,我个人认为安排的结构非常好,首先前两位从宏观上说了一些情况,对我们这些律师多少有点用,让人开拓一些视野。然后就是杨律师,他讲得非常好,因为他非常切题,因为咱们是一个实务论坛,不是一个理论论坛,我认为给的时间有点短了。律师都是要从这里面怎么找钱,我在重庆做了一个发言,就说到这么一个问题,我是支持商业维权的,他有土壤,第二律师就是商人,不一定安全是一个法律秩序和正义的维护者,他要挣钱,你能挣钱和发现商机所以存在可能性,只是说法院怎么判决?我们把理说充分,律师下回投资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值不值得做?有什么风险,杨律师讲得很好,怎么样从商机当中,其实把前两个人都讲了,他讲得很完备。然后三一重工他就安排了一个很成功的企业运作的例子,他的运作结果是成功的,其中一位还有全国首富梁稳根,我们都是利益共同体,就从结果看过程,刑事案件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从结果看这个,所以认为三一重工是非常成功的,以专利为核心的企业。但是实际上,湖南还有一个在专利技术上更成功的企业,我觉得他们值这个钱,前三位嘉宾都是讲的新技术,在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讲,关注的是制造业,制造业明显不属于信息产业,LED能给我带来飞机大炮吗?我认为中国是需要飞机大炮的,他能够炼钢,我每次跟日本人交流,日本人跟我讲这个东西,我都觉得羞耻,我是非常倾向于保护制造产业。另外一个叫做求周勇(音)的巨星,他是中国专利第一人。包括他的侵权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但是谁能把一项技术上的100多个专利无效掉,根本无效不了,作为律师来讲,学习他是怎么样做到这个,怎么样做到的,大家都说他一个木框架上面100多项专利。看刚才他那86米的上面也就150多项,他用木头加水泥,再多加纤维布,他能搞到100多项。我们可以求周勇(音)他是怎么学这些,他怎么写这些东西。专利是绝对权,你说不清,就不能把我的技术否定,不能否定,那你赢了,客户觉得你做得好,下次再找你。
时间很短,第一个建议,我想大家作为法律顾问,可能对企业的构架会要提出一些建议。我接触的大企业很多,但是他们知识产权部和法律部一般是分开的,他们把专利放到知识产权部,其他的商标和实务放到法律部,他们的理由是知识产权是技术部,放到技术部门主导,其实这个是错误的。专利叫技术的法律化,当时在求周勇(音)上,原告和被告差点打起来了,你的东西被别人抄走了你还被别人打,你活不活该,所以这个作为以后,如果这两个部门长期分开一定会出大问题。我有很多案例,时间不够不说,但是各位一定要跟委托方提出这个问题,专利不是技术,他是法律化构成,他有一系列的授权许可和保护的问题,如果两个问题分开做不到。
第二个建议还有行业的建议。不知道台湾的律师认不认识范利德(音)教授,三一重工另外一个知识产权部跟我说过,他们请了一个人,懂德国专利,懂英国专利什么的,我说我不相信,各位看到有几位合伙人,你觉得一个懂德国专利,中国专利,精通德语,英语,中文,还能成功的化解风险的人,你多少钱请得起呢?你一个法律部的员工你请得起吗?什么人可以做到这一点,社会服务机构可以请这个人,给100万可以,我们律师或者包括咱们知识产权研究会,可能他们信息量比较大,我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就像美国的CHI一样的,可以委托,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我又没有专利,但是你会收购一个垃圾专利吗?垃圾专利没用,但是可以帮我挡风避雨,这个东西社会服务机构可以用,所以我觉得这个商机是非常大的。
这是两个建议,第一个认为专业的东西给专业的人,哪个企业都不能囊括这个行业的顶尖人员,律师收入几千万一年,你付不起。在北京做律师如果没有500、600万的收入,你好意思说你是一个好律师吗?在广州也一样。我说专业的东西专业的事做,商标可以检索,固定之后,多一个跟我冲突的商标你要罚钱。第二个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台湾的这个预警机制,这是我的一个简短的发言,我觉得上午的结构非常好,谢谢。
主持人:谢谢。我们茶歇只能10分钟了,11点之前回到这来,进入我们的下半场。
(下半场论坛)
主持人:下半场请到的第一位嘉宾是商松先生,有请。
商松:非常高兴组委会能给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正面沟通一下,凡是有机会都大声呼吁,企业迫切需要律师的支持,没有专家队伍的支持,实际上是不可能打赢的。我们谈一下节是中庆微在知识产权一些务实的工作。
很简单5点,关于新兴产业的思考角度,我们前天的痛苦,昨天的努力,今天的工作,明天的希望,新兴产业的期待。
前天的痛苦是什么?现在说中国的新兴产业就现在的状况来说,中国的LED业是全球绝对领先,为什么?我们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60周年大庆,以及到2011年大运会,亚运会。让全世界知道什么是LED,而且让全世界的人知道LED是最迷人的,而且全部是在世界级的活动场表现出来的。我为什么对知识产权这么强烈的认识,实际上是十多年前痛苦的遭遇。
我们在1996年就完成了全球首枚的8192级辉度的LED显示IC,1997年迎香港回归,而且当地的报纸做科技版的头条。我们在1997年9月美国CK公司申请PWM五方法应用于LED显示。最后有38项授权专利和170项带技术专利,这是唯一的。
这是我们前天的痛苦,大家可以知道了,他值多少钱,至少是以亿美元计。正因为如此,我们做昨天的努力,现在有50项专利,公司认为知识产权,我们专利的三个来源首先是市场,只有卖出去的,能够卖出去的才是有价值的专利,所以对专利的风度,市场是最知道的。风险自然出来了,我们三年前埋的雷,三年后有可能那条路没有人走了,这个是所有的律师需要思考的。如果把雷埋好了,但是没有人走是零,而且还是浪费。
当然说技术可行性的来源无疑是第二位的,为什么把它放到第二位,最核心的技术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这个技术不能为市场服务的话,这个技术本身也会抛弃。专利自身实际上是一个强劲的来源,我们在分析其他专利甚至垃圾专利中,可以获得很多的启迪,如果系统的挖掘,从这三个方面来做,专利的才思会如泉涌。
然后就是三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和三位一体的执行组织,公司非常需要律师,就像公司需要技术人员,财务人员一样。但是如果律师现在只有在外面的话,那企业是没法实行的,企业一定是外部有顾问有咨询,外部要有执行。前面我跟律师交换意见的时候,如果你咨询的时候,如果这家企业没有执行人员,那他可能有一,但没有二。现在越是有专业人员理应内合的话,律师要挣钱,就一定朝着能挣钱的路上前进。这家咨询企业如果没有法律执行人的话,那就不要服务,出多少钱都是假的。
然后就是这是一个非常带风险的战略,如果不能是董事长带队,如果不是全程亲力亲为,这个决策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今天的工作,我们强化基础性技术发展,落实中国专利的持续部署和申请工作。然后就是寻求海外的资本配合专利投入,在我们不大的公司,专利预算超过100万美元,这是一个全技术性的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占领市场份额,都是市场占有率和使用权,集成电路是一个不值钱的东西,只是一个载体。
明天的希望,忠诚的希望,他的商业模式就是终端,现在这些LED的占有份额是数以万计。风险模式现在谈的有这么几点,首先特点大家都知道,三年的发明专利的授权期,三年的市场变化,技术的发展是谁都估计不了。现在的风险机制不引进,专利的客观特点。第二个是需求,我一定强调撰写,撰写是要有技巧,甚至需要天才,思维方式不一样,这样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可行,活力,双赢,现在律师收费国内是按多少件专利来算,这个极大的组织妨碍了我们的专利策略的实施,不是说我们把他合起来还是拆分的,合和分是要具体分析的,如果现在用成本来核算,企业绝对不愿意来分,但是一个地方无效的话,有可能使整个专利无效,所以为什么强调专利工作的风险模式问题,这个是真正表达他自己工作和领域内的活力,并且能够为企业真正赚取市场份额和保护资本价值的东西。现在论件计的经营模式,逐渐变的和企业风险共担,企业按专业个数来掏人头费这个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活力为我们赢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所以需要我们的律师改变转念,强化推进这方面的转变,会真正造成企业和律师的双赢。最后就是实现授权专业的市场资本化是双赢。律师的专业化,实际上律师事务所很瞧不起,上午是数学,下午是化学,对不起我们不会跟你谈,因为你不专业。然后就是投入产出如果不承担风险的话,经营化也是很难实现。知识产权,产权本来就是资产,如果我们不能把专利作为一种资产来经营的话无论是企业还是律师,都把这件神圣的职责淡漠了。
后面想说的就是学生总是要毕业的,中国有超过美国的那一天,但是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商总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演讲,下一位嘉宾是李淑琴老师。
李淑琴:大家早上好。我因为也是从企业出来的,我想说,我们每个企业做的产品不一样,所以在整个产业链的位置也不一样,企业的专利保护其实要跟整个企业的发展状况相结合,我们处在什么样的阶段,然后才做什么样的保护,这样才有对应一点。并不是我处在最低端,要去做高端的技术,这样是不匹配的,而且保护的效果也不见得很好。我们企业要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个是前期要评估的问题。今天讲的是通讯终端的专利创新与保护。
现在都流行IPHONE,苹果手机的问题,从此引发了一个问题。现在手机整个行业以及技术发展不再停留在原来核心的东西,他的发展往一些应用层面发展,引发一个专利保护的问题。我这个PPT以手机为例来讲通讯终端的发展。首先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是概况,然后以苹果为例讲一下,然后就是引入了一个苹果诉讼三星的例子,后面就分析前面的例子,感觉外观和界面的应用,对终端产品来说很重要的。最后做一个通讯终端的专利创新保护的目的。
首先手机技术发展,这个话题大家都比较熟,从第一代,大哥大,一直往下发展,到现在从摩托罗拉这块发展,是一个智能手机的分界店,这个是整个历史的一些代表。我摘录的一些手机不同年代的过程,主要的一个技术发展特点,前期只是一个通话的基本功能,从结构到外观的一些变化,然后到现在游戏的深入,彩铃彩信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上等同于一个智能电脑了,一般可以达到电脑的一些功能了。他的核心技术是没有变的,他的技术在增加的都是一些新功能的应用和增加。
我打了一个问号,现在云技术的提升,以及三网融合的提出,对我们手机来说,提出一个技术发展方向的考验。这些技术的提出,手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终端产品需要去研究那个问题。
下面讲一下手机技术,我觉得一个专利你要做创新和发展,一定要对产品很熟,他包括什么样的技术,内部的电子,或者是芯片,电源控制等,首先做了一个结构的技术拆解,只是想说明这个问题。拿一款东西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包括什么东西?这是别人拆的一个IPHONE的结构,这样才知道在哪里?哪里才有什么问题?以后会往哪里发展?
这个是周围设备,他会衍生一些周围的专利,这个是一个手机电路原理图,详细不说了,我们电源控制里面有很多方面的技术,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基本核心技术,包括三星,摩托罗拉他是里面也一部分核心技术,现在都不在核心技术本身,而在外围一些延伸的东西。
这是手机电视技术拆解,从这个可以看到,光手机电视一项功能可以延伸很多技术出来,并不是拿一个产品就想要做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把产品了解透然后才了解他的特点。
下面讲一些IPHONE,他的专利特点很明显,2005年才大幅度的增长,前面的增长幅度都很小,跟产品的转型有关系。2005年很多IPHONE方面的应用专利突破,突增。这个就是专利技术的分类,这个是国际分类号的分布,其实他大部分集中在G06方面,很多界面和功能的应用都是延伸数据处理功能方面的,还有一些机构方面的东西。
这是苹果公司一个总的专利情况,说明一个问题,苹果对于界面专利和外观专利占的比例蛮多的。总共是4000多件,这是美国的,全球的没有去调。外观专利占到777件,界面专利也很多,跟终端产品发展相匹配的问题。核心数据库控制的这些是有关系的,他的关联从一个小的应用,外观会延伸到一个数据控制,只是一个功能的描述而已。
这是外围的,为什么刚才说周围设备的东西,他有手机座子,耳机等等,中国专利外观是不保护界面的,而苹果应用的界面都做了专利保护,不是一个独立的集中于产品的东西,也有做产品的保护,这是他的一个专利特点。
同前面讲了苹果诉三星的专利。开始他是IPHONE4的专利,还有一个IPOD的专利,在德国澳洲都获得了诉讼的胜利,后面,现在三星又好象拿3G的专利来反诉苹果。可以考虑到一个问题,苹果的外观和界面性的东西是很重要的,很多的维权都是从这个上面来发展。
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终端产品,核心技术可能是对国内的企业不占优势,包括手机来说,现在慢慢的大家都在发展功能和应用,产生一系列的专利。我们可以把重点集中到这方面去,外观最直观,一个小的应用型专利,实用性也很强,我们评价一个专利价值,觉得发明专利有很高的价值,其实他本身是应用型,实用性有多强。分析企业本身的一个特点,保护了我们最实用性的东西,我是这么来考虑问题,终端产品外观和界面的专利对整个的保护占有很大的作用,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很好的去应用。这个是苹果10月25日授权的一个专利,就是滑动解锁,不像我们国家有三种保护,这个专利是通过外观设计,他是做了保护的,这个界面一保护以后,所有的安卓系统的专利都要去侵犯他的专利权。所以这些手机以后都会面临着侵权的风险怎么去规避的问题。这就是体现了外观是最直观又实用的作用。
外观设计和界面专利的重要性,这些手机大家都看过,其实当手机出来之后,也是手机本身产品的特点,大家都会模仿,就看谁模仿得有特点,看到黑莓和E72,E73有什么区别?下面这些界面,因为苹果界面的延伸,大家都要去规避,大家也去转换这些思维,规避一系列的专利,不做外观和界面专利保护可能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我们要定位好,产品定位好,我们想做什么样的专利,有利于我们很清楚要做什么?要保护。第二要做一个分析,做一个拆解,知道我们要包括什么东西,前面很多讲债务的时候,知识产权的保护,分析清楚才能知道怎么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保护。
主持人:谢谢,下半场一个是讲了LED一个产业的问题,还有通讯终端产品的问题,大家知道苹果其实伟大之处,就是把很多的现有技术用到一起,搞了一个很好的用户体验,导致这么一个伟大的产品出来。其实看出来外观设计在战略新兴产业也会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下面的两位嘉宾都是关于外观设计,首先请应振芳来谈一下他的观点。大家欢迎。
应振芳:感谢组委会给这么一个机会。外观设计这个话题不好讲,因为冲突的有,共识很少。这么难讲的一个话题,我想我就准备分成5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做现状的一个回顾,第二部分是一个历史严格的简单的交代,第三部分是制度实践,第四部分采集了一些域外的经验,第五部分就是一些思考。前四块全是交代现有的一些立法,司法的实践,或者域外的一些经验,只有第五部分才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我们来看一下,现有设计,扩张了他的范围,实际上就是增大了授权的难度,同时增加了一个授权条件,就是明显区别条件,我们有时候也称为创作性的条件。
与他相配套,国家版权局颁布了新版的审查指南,明显区别和新引进的两个要件的时候,他是这样规定的,应当基于涉案专利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价。我觉得国家知识产权新版对于一般消费者的定位是很耐人寻味的。
2008年专利法也做了一个解释,有一个第四条,总结起来看一下,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标准,包括申请专利的设计与现有设计不相同或者不存在实质相同,且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存在明显的区别。大家看一下之前是怎么规避,有一个专利法修订草案,第23条第一款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后面就不念了。大家可以发现,草案中的所属领域的设计人员被删除,被一般消费者代替。为什么一下子变了,没有说明。
草案在授权标准和侵权判断标准存在不一致,授权标准是被另外的设计人员,侵权标准是一般消费者。再往上,在授权时判断是否相同相似上坚持一般消费者混淆标准,老版没有很明确的规定侵权判断标准,所以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三块就是制度实践,涉及到无效和侵权的,时间关系只讲侵权。混淆标准什么时候确立的,比较早的是1998年。在此之后,采用普通消费者混淆标准判断外观侵权案件是很普遍的,北京高院2001年出台意见,重点突出了独创部分,这个叫抄袭标准,类似于著作权法当中判断侵权的标准,审判实践也是有争议的。2008年专利法修改以后,尤其是解释事情之后,又有一些混淆的案件。中威控股起诉开平瑞华家具配件,这个就是的。
成都雄蜂家具有限公司与黄兴贵侵犯外观专利权纠纷案,他有特征分解的作业,我们似乎从实用专利里面找到了一些渊源。
另外一个就是温州市曙光起动设备跟河南全新液态起动设备公司的案件,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电话,均进行了特征的分解,和在此基础上对应特征进行比对的,这好象是一种新的动向。
考察了英国的经验,这个外观设计与以前有了变化,从实质相似规则过渡到了整体印象规则。整体印象规则就是一个混淆规则,而那个实质相似规则和北京高院的那个规定有些类似。
欧共体法,要有新颖性,并具有区别其他的个性。
美国,我们诬陷为马首是瞻,他这里统一的,171条只是要求任何新的,原创性的和装饰性的外观设计,非还有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
美国法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过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一个判断标准,第二个阶段,就是两个标准。第三个阶段就是最近的采用的修整后的普遍观察者标准。我很怀疑这样一个观察者是不是还普遍?因为他已经熟悉这些设计。
台湾地区授权标准有创造性标准,用什么来熟悉该项记忆者,也就是普通记忆者,侵权标准是跟美国走的普通消费者混淆标准。他跟美国人一样,授权是普通设计者的标准,侵权是普通消费者的标准。
一点分析和思考,我们好象都在做组合,在授权条件当中有这么几样组合,在一般消费者看来没有什么区别,有混淆标准,有整体印象无区别标准,有创新标准或者实质相似标准,或者创造性标准,或者美感近似标准,很乱。为什么本意上是为了促进设计创新的制度,在侵权判断时却又以普通观察者混淆或者一般消费者混淆作为判断标准?第二个为什么立场会转变?
在最初立法的时候,赋于了专利权,而专利逻辑法就是一个对价和契约的理论,要换取这一垄断性的权利。所以在使用专利当中,等同侵权的判断标准都是一样。
当初修订的时候,我也撰文提出一个意见,说这个A8条普通消费者是错误的,我觉得应该遵守专利法的逻辑,最终2008年改正了这一错误,但是把授权标准改了,也换成了一般消费者。所以我觉得实际上是将外观设计专利权处理成类似于商标权的性质。
各国普遍在解释上下工夫,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和我国大陆都显出这个普通消费者是游离的。
最高法院也在游离,2010年年度报告列举了两个本田株式会社的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案件和万丰公司案件。
最后:逐渐得出一个清晰的判断:尽管仍然有一般消费者实际上就是审查圆或者法官的一个想象的看法,但这个想象的一般消费者也渐渐的变得不一般起来。
主持人:感谢,下面欢迎欧修平先生。
欧修平:我先说两个,一个争取在5分钟之内讲完,第一我不是来各讲座,我是来交朋友。辅助仁义道德,外观这块,我看刚才讲了很多困惑。我简单的说一下我的观点,不知道能不能减少一下大家的痛苦。
外观的问题你不说他你说你懂,我问你你不懂。比如时间我问你你不知道现在几点几分,我问你时间怎么来?搞不清楚。外观正是这么一个问题。
五法国马培德公司的“剪刀”案件,他是一个形状专利,被控正好用了这个形状,加深了图案。大家可以比一下,他的区别两点,这个算不算侵权?
一种观点认为不近似,理由是什么?加了图案以后,整体来看已经不近似了。另一种观点认为,按照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对比,你是包括了形状,形状相同,然后再添加色彩图案,显然是全面覆盖的,是不是?应该不近似。所以争论的焦点是整体观察还是新一轮比较。
整体观察有什么不足,前面是讲整体,后面讲了一些要部。第一,他不能充分保护发明创造,你用了别人的新颖点,但是加了变化,有点像剽窃了。第二个,整体观察法和我国的外观设计的现状和规律不符,为什么?因为新颖的外观设计总体上是局部的,我们都是在前一任的基础上来搞这个东西。你说整体来比较,但是实际上又没有整体的改进。而且专利法保护的范围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个矛盾。第三个就是同案不同判。
新颖点比较法之不足,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将被控外观设计是否包含专利的新颖点进行,这个其实也有不足,操作简单,第二个就是新颖点有利于司法统一,第三有利于专利创新。
不足也是很显然的,新颖点难以固定,范围模糊。其次就是纯粹的新颖点比较法,在发明和实用新型当中不存在。所以有人试图借用过来,这是误解全部技术方案对比,没有说只比特征部分的。第三点采用新颖点方法应该说不符合专利本身更深层的经济目的。
大家看一下,外观设计他是在现有技术方案进行的艺术构思,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所以采用新颖点的比较法,是忽略了对艺术性的保护。如果你推向了极端。在艺术发展过程当中,要求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予以遵循。你光强调创新是不符合这个目的的。
司法出路:他有一个主次问题,主次那就是以整体观察是一个方法,新颖点是一个比较,司法怎么办?法院该怎么办?我认为只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所以我们要注意眼中形势心中策。这个要缓步徐行静不哗。目前的形势是专利授权中不授予部分专利,所以新颖点并不能得到单独的法律保护,在这个形势之下,我们的结论就是新颖点比较法不能成为单独的外观判断法,只能从属于一个整体观察法,感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他不但给我们一个精彩的报道,而且给我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下面请本节的点评人崔军律师。
崔军: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把第二节也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论坛当中,可能这几种情况。第一个LED,在广东是摆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的,刚刚有位律师讲了。所以他讲LED应该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观设计为什么也放到这来,湖南是把文化产业放到新兴产业当中,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讲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以这个文化设计跟文化创意是很相关的,特别是刚刚讲到通讯终端的外观跟创意文化是有关的。
刚才的几位都谈到了匹配的问题,LED的发展,他在中国,因为深圳的LED发展得比较多,LED我们真的专利核心技术不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在后面的应用比较多。当然我们在应用过程中,还是有所作为的。刚才前面也说了,比如说我们在应用领域,也可以布置很多专利,等到别人告我们的时候,可以来一个交叉许可,日本的经验值得学习。另外提到的一个董事长参与的问题,我很赞成,因为我记得马司长曾经说过一个,我们说知识产权老大难,老大关注了就不难了,一定要有一把手的参与,这样就不难了。第二个讲一点体会,外观设计现在一到赔偿的时候,外观设计在法定赔偿中,在三个类型当中是赔偿最低的,如各个法院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发明专利赔个20、30万,外观赔个5、6万。当然这个跟律师的举证有关系,我们没有举证得很好,但是很笼统的把外观设计放在最低端也是不对的。从创意到变成产品的可以实用的外观,里面的价值非常大,比如说我们推出10款手机,可能只有一款是消费者喜爱的,但是就这一款被抄了,另外对权利人的损失还是非常大的。我也呼吁法院应该加大对外交设计的赔偿力度加大,谢谢。
主持人:谢谢。最后我说两句话,今天上午我们一共有4个分论坛,其中有一个司法审判实务的论坛,这个吸引了大多数的人,其他的三个论坛吸引的人不多,以后我们会平衡一下,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因为今天上午咱们已经拖时间了,咱们赶紧吃饭,谢谢。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