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如何能做到从求职到离职全程一路绿灯而非一路受阻呢?小编认为,除了要知法、守法,诚信、感恩的道德品质也不可丢。本期百姓话题,针对职场各个阶段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归纳,希望能给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职场新人一些启发。
求职应聘阶段——机警+诚信
或许找到一份工作,对刚毕业的高校生而言是第一位的。在这种情况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似乎退居其次。但随着现在就业环境的复杂化,如果过分信任一个陌生的用人单位,可能会让自己上当受骗。
在求职应聘阶段,求职者应该保持高度的机警,这体现在求职者对自己知情权的充分行使,对用人单位的合法资质进行审查。要注意看招聘单位是否合法注册成立,其经营的业务是否合法,招聘时的承诺是否会写入劳动合同,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否胜任应聘职位。同时,如果用人单位提出在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以及收取押金、保证金等名目众多的费用,这些都是违法的,求职者可以拒绝。
当然求职者亦要诚信的面对用人单位,即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学历证书等个人资质证明。因为一旦被查出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求职者可能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入职签约阶段——谨慎+三看
通过了面试,即到了和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激动时刻了,但这时候求职者更需谨慎,不可马虎了事。
与用人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建议求职者要“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试用期等。
另外在签约时,要注意合同条款与应聘时单位的承诺是否一致,有无违法条款,合同需要一式两份,有无对自己的不利的合同条款,是否需要补充说明。只有对合同内容全部确认无误后,才能最后签署。
身在职场阶段——积极+智取
一般而言,劳动纠纷中不少责任认定是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但仍有一些基础证据是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原则。如果职场新人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没有维权意识,不善于保留证据,那么在维权过程中败诉也是可能的。
在劳动官司中,劳动者举证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如何证明自己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一般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就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最有力证据。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之间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奖罚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者发放记录、职工工资发放名册、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以及通过银行支付工资的工资卡或者转账记录、其他职工的证言等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辞职离职阶段——知恩+防范
一场完美而优雅的辞职,是以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足够保障作为其基本底线。劳动者正式辞职之前,必须要先熟悉企业关于辞职的规定及辞职时需要办理的各种手续,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辞职,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利益不受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辞职不是必须要企业同意才行。如果你想要辞职,不需要举出任何法定理由,不以用人单位存在过错为前提,均可以辞职的形式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是提出辞职),无论单位同不同意,在三十日之后必须要给你办理相关手续。
当然,《劳动法》也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与劳动者此前持有关于培训后的服务期约定,在服务期未满要辞职的话,还是要遵从关于服务期的约定,否则就会构成违约,需要向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